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文化大咖做客苏州诚品书店 与观众交流学者如何观察世界
2021-07-13 08: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苏州讯(记者张珺 通讯员 胡旦红)7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筠、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志勇做客苏州诚品书店,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学者如何观察世界。

本次分享会的主题是“奋斗与躺平”,与几位教授的新书密切相关。刘擎教授于今年四月出版了新书《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本书延续了叩问现代性如何影响私人生活这一当代思想主题,搭建与多元价值对话的桥梁,理解现代世界的复杂性,为焦虑的现代人拨开观念的迷雾,打开更广阔的思想视野,反思现代人的精神道德困境,重获对个人生活的掌控感。而李筠教授出版于今年5月的《罗马史纲》围绕“超大规模共同体”这个核心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并由此模型透视西方历史和文明的一个关键发展阶段,破解罗马这一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逻辑。在剖析罗马历史的同时,本书也对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同为“大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施展教授的《破茧》一书,更是聚焦于疫情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挑战,指导读者突破信息茧房,看清当下的中国与世界。

刘擎教授认为,当代年轻人之所以选择“躺平”,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普遍文化心态,有其复杂的宏观原因。我们深度介入生活的方式,是找到热爱的事物,并且持续对我们的奋斗目标投入和努力。哲学界关注两种问题,一种是哲学问题,它是来自生命的,还有一种叫哲学家的问题,来自学科内容。我们在学校里,更多是在关注哲学家的问题,而忘掉了哲学的问题。所以大观学者们聚在一起,就是要把学术的关怀和来自生活世界的生命和世界观结合在一起,恢复学术对原初起点的关切和哲学家的抱负,这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清醒的。

对于如何找到内心所爱,李筠教授建议,可以拿自己做一些小实验。实验的核心要义是把自己陌生化,不要强调自己要去找到答案,而是去到一个离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物、知识都相对比较远的地方,把自己当做过程去观察。通过陌生化的方式,或许比较容易看懂自己。

在提问环节,针对读者提出的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选择又太少的疑问,施展教授把这种困惑归结为不知道该如何冲破信息茧房。施展教授认为,在信息稀缺的时代是人找信息,但如今是注意力稀缺,时间稀缺的时代,信息茧房随之出现。大数据不需要用户去搜索信息,甚至在用户意识到之前,信息以及搜索完成,被呈现在了用户眼前。那么在心理层面,我们以为自己在了解世界,其实我们只是在了解“我们应该怎么了解”。另一方面,从客观的角度说,一些现实事件例如疫情,让我们不得不从舒适区中走出来,此时,我们有机会见到听到想到之前不知道的,没有注意过的事物。这种外在的力量帮助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哪怕我们本能的反应是不同意,也应该在否认对方之前,去判断一下,这样不同的观点,是否是有价值的。

通过同读者们的交流,几位教授提出:要想摆脱被动的迷茫,还有一种很重要,又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去阅读经典。因为人需要在反思和判断中确立真我,可是反思和判断,必然面临着更基础的拷问,即:我基于什么来反思?基于什么来判断?对此,教授们的答案是,多阅读几遍经典。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淘汰之后,到今天仍然被称为经典的作品,一定能够为读者们提供一些启示,可以帮助大家反思,为大家的判断增添助力。

标签:教授;反思;判断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