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昆山记者占长孙)花草灌木错落有致、积木座椅色彩明快、长条坐凳休闲便民……在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不远处,一个“口袋公园”玲珑精致。昨天,这一利用闲置空地建设的“昆小薇”城市微改造项目,让前来参加苏州城市绿化工作推进会的各地代表兴致盎然。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去年,昆山正式启动“昆小薇·共享鹿城”专项行动,对每一个闲杂角落进行精雕细琢,提升空间品质。昆山市住建局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周边街道、小区等功能的需求,进一步挖掘用地潜力,以活力街巷、魅力街角、艺术建筑等9大空间元素为改造类型,通过“针灸式”设计理念,把绿化建设与区域更新改造、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植入服务功能和文化元素,让群众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绿色空间。
“昆小薇”遍布城市主次干道、街头转角、老旧小区、已征收闲置地等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利用植物、铺装、景观小品、功能设施、彩绘涂鸦等艺术手段进行微更新。同时,将便民驿站、运动场地、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融入廊道建设,增加座凳、栈道、城市书房等设施,打造集运动休闲、文化娱乐、互动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憩公共空间,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美化城市角落的同时,融入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解决中心城区绿化欠缺、功能设施不足等问题,让昆山市民“转角”遇见美好生活。
2020年昆山建设完成“昆小薇”点位98个,2021年计划建设49个项目,让处处是绿地、转角是公园的美好愿景逐步在昆山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