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苏州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科研院所成“输出”生力军
2021-05-18 18:09: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苏报讯(记者晓亮)近日,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传来消息,该院的蓝藻无害化及资源化项目本月将在苏州杵山避风港、无锡黄泥田港落地投用。项目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汽爆技术”,实现蓝藻脱毒,将蓝藻中氨基酸释放出来,变为饲料,实现蓝藻的资源化运用。其中,黄泥田港一期每年可处理藻泥30万吨,可实现200万元年产值。

为推动技术转移,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近年来与知名环保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由清华苏州创新环境院提供科研研发人员,双方共同搭建科技研发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头部企业联合创新,在预警溯源、环境大数据、水治理与应急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与江苏省、苏州市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过去一年,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亿元。

苏州市技术转移愈发活跃。来自苏州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近三年,苏州全市登记的技术输出技术合同由2018年的4609项提高到2020年的8210项、年平均增长率为33.47%;技术合同成交额(输出)由2018年的195.28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63.8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6.5%。

苏州始终坚持用体系建设的思维来推动技术转移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技术转移吸纳方、输出方、技术经纪人和技术转移机构补助和引导,并且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特别是充分激发创新主体(输出方)和转化主体(吸纳方)这两大主体的技术转移的活力,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大院大所表现越来越亮眼。随着大院大所纷纷在苏“开枝散叶”,苏州本地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深入推进,技术成果输出已逐步见效。据统计,2020年苏州高校院所共登记技术合同28亿元,其中有15亿元成果在苏州转化。苏州大学技术合同成交额3.53亿元,首次进入全省高校前十。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去年6月刚成立,便呈现“爆发力”,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逾10亿元,在全省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二。在全省输出技术前10的科研机构当中,苏州有4家入榜。

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已有66家新型研发机构,它们具有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等优势特征。成立于2019年的江苏集萃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建立大市场部门、技术转移部门,双向对接企业需求,对成熟的技术与产品,成熟一个孵化一个,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23亿元。该所与苏州亚信华电子科技公司签约合作,针对企业在半导体清洗设备制造中智能控制模块技术上存在的短板,开发了一套以半导体清洗设备的人机交互、智能识别、智能控制为主要应用场景的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了设备控制功能模块10个以上、精准度90%以上。

科研成果输出强力支撑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多行业、多学科交叉,研发周期长,由于技术、注册、法规、市场等原因,导致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创意难以转换成真正的产品。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按照医疗器械行业要求,打造医疗器械专业化工程转化中心,将前端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转入产品化,开展工程样机开发、合规注册,加速各类科研创新成果、临床创意的工程转化,扫清产品上市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障碍。该研究院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9年110万元跃升至2020年的2.8亿元。

标签:苏州;技术合同成交额;蓝藻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