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见习记者刘达 通讯员徐丽娇)鲜花方桌上放着水灵灵的荠菜,案板上放着摊好的面皮,电磁炉上的锅里冒着热气……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姑苏区体育场路1号大院,几位阿姨正在忙碌着。“冬至快要到了,‘幸福大院’也建成一年了,我们特意准备了一些食材,和大家一起纪念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钱煜芬阿姨说。
钱阿姨所说的“幸福大院”就是去年12月31日本报报道的《在“幸福大院”里吃顿团圆宴》一文中提到的大院。当时,由苏报“党建帮帮团”牵头,携手9家共建单位,在体育场路1号大院打造了可供居民运动、闲聊、议事的“共享空间”。在大院建成一周年之际,苏报“党建帮帮团”记者走进大院,见证近一年来这里发生的变化,探寻大院里发生的点滴故事,感受“幸福大院”里传递出的城市温度。
“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院的环境变得更好了,住在里面很舒心。”家住五楼的李玉珍阿姨说,去年改造刚刚完成时,大院的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疫情趋于稳定之后,居民小组长就带领大家成立环保小分队,每天按时巡查院里的卫生,定时检查健身器材等硬件磨损情况。今年8月份,为了遏制楼道小广告随意张贴的现象,大院居民向锦帆路社区提出在大院中增设便民服务栏,把提供便民服务的广告信息整合到一起。服务栏中的广告信息由居民和社区共同筛选,这样既能让大家享受到广告中的便民服务,也让楼道环境免遭破坏。
老旧大院变身“温馨之家”,变的不仅是环境,一年来,这个近150平方米的大院已经成为互帮互助、协商议事的居民自治平台。今年11月,大院门口的工地开始施工。由于工地和大院仅隔一条街,工地噪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院居民,“施工方确实遵守了施工规定,但是我们老年人都是早睡晚起,和工地的施工时间还是不一样。”钱煜芬告诉记者,很多居民都希望工地能把早上的开工时间调早一点,晚上结束的时间也能早一点,这样施工噪音基本就不会影响到居民睡眠。
带着大家的意见,钱煜芬等居民代表邀请施工方负责人来到大院中和居民面对面协商。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施工方负责人欣然同意了居民们的诉求,在答应调整施工时间的同时,还主动在工地周边安装了喷雾装置抑制扬尘。“大院里有什么事儿,我们就坐在一起商量,再难的事情也能解决,毕竟‘一家人’的力量肯定大于一个人。”钱煜芬笑着说。
“今年以来,体育场路1号大院中的融洽氛围有目共睹,所以我们也在致力打造更多的‘幸福大院’,提升基层治理效果。”锦帆路社区党委书记金丽娜介绍,目前,社区分别在同德里和明辉花园打造了“街巷”、“楼宇”类型的“幸福大院”。
在同德里的水井边,居民和网格员在一起协商解决如何合理利用公共设施、规划停车位、处理与游客关系等问题。在明辉花园的二楼平台,居民们协商整治环境,打造悠闲宜居的“空中花园”。“不同的地域类型打造不同风格的‘幸福大院’,让居民们走出‘小家’,共同建设和谐幸福的‘大家’。”金丽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