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流的5尾中华鲟将顺着长江游入大海,顺利的话,经过17年至18年,将洄游长江产卵。□记者千寻摄
鱼体内植入芯片 肩负“检测”长江水环境重任
苏报讯(记者晓亮)昨天,常熟市长江生态修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点首次投用就迎来了“贵客”,5尾中华鲟在此开启回归大江大海之旅。这是苏州首次放流人工养殖中华鲟。
这5尾中华鲟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来自湖北荆州的中华鲟保育与增殖放流中心,于去年4月运抵常熟驯养,现已3岁,刚来时平均体长0.5米,目前体长约1.2米,体重约18公斤。
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危起伟说,长江中华鲟资源量的最高纪录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1万多尾。由于受水利工程建设、水污染、捕捞等因素影响,上世纪80年代降至2000尾左右,通过声呐监测等综合评估,目前野生的中华鲟只有20多尾。
中华鲟作为洄游性鱼类,在海里生长、淡水里繁殖。长江常熟段环境优越,有很多滩涂、湿地,海水与淡水在这里交汇。这5尾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将慢慢游入大海,经过17年至18年性成熟,洄游长江产卵。它们体内植入了“PIT芯片”,标记身份等信息,便于跟踪监测。
“中华鲟对水质要求很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说,中华鲟作为旗舰型物种、肉食性动物,处于食物链高端,很具标志性,“我们将做好后续监测,如果说它们不能进入大海,就证明环境有问题。”
昨天的放流活动,除了5尾中华鲟,还有100余万尾花白鲢、黄颡鱼。“放流活动意义非常大。”邹桂伟认为,长江现在已到“无鱼”等级,生物多样性指数非常低,增殖放流对水生物种恢复乃至长江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大。
专家还认为,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年,明年将全面禁捕,中华鲟放流后存活率将显著提高。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苏州坚决贯彻部署要求,及早落实各项举措。目前,苏州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已实现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的“四无”和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的“四清”。与此同时,加强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据了解,常熟在中华鲟救治、养殖等方面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2016年以来,常熟农业农村部门已救治过54尾中华鲟。昨天,农业农村部长江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常熟监测站、常熟中华鲟监测救护中心揭牌,苏州、常熟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化合作,加大对中华鲟的监测、救护力度。
据悉,除了中华鲟,苏州去年还设立了娃娃鱼救护基地,在江苏省也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