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的花店已经收集了五百多册图书。记者李渊摄
世界读书日临近,在姑苏区平江新城,经营花店的小伙子在自己的花店打出了“闲书换花”的招牌——这位985高校毕业的小伙说,“读书能让人的世界观更加多元。用鲜花换闲书,就是希望能让好书不再蒙尘,把书与人,手留余香。”
花香换“书香”,流动交换让好书不闲置
在平江新城旺宅路,王辉经营着一家小型花店,在花店的鲜花丛中,一块小黑板上醒目地写着“闲书换花”计划。王辉是电子科大的高材生,喜欢读书的他一直感觉好书闲置最可惜,他希望书本能够流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中去。
“我的定位是成人书籍,只要拿过来就能换一朵花。”王辉说:这样我就可以供更“多的人阅读。”在王辉的小花店中已经攒了五百多本书,涵盖哲学类、文学类、商业类等多个门类,王辉表示,这些书本都能够免费借阅,时机成熟的时候,他还可以让书籍出去“流浪”。王辉说:我甚至还做了一套“12个的印章,我给每一本书盖章,每本书每借阅一个人都会有一个盖印,盖印多也就从侧面证明这本书的价值高。”
王辉的理念尽管在小店中实施没多久,但已经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王辉说:“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我只能从网络平台收书,对方抱着书本,我捧着花,约着在小公园见面。后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我的小店,在他们看来,把闲置的书本换花,让书本又实现了一次价值。”
多次“从头”开始,小伙创业追求更多人生体验
王辉今年32岁,从张家界农村一直读书至电子科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考入公务员队伍,凭借着踏实的工作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他颇受器重。然而,工作四年后,他辞去了公务员的职务。他说: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爱人是苏州的;另外,我想体验不同的人生。”
之后王辉来到苏州,在创元期货工作,别人三个月考到的从业资格,他一个月就拿到了。他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开发了一款软件,原本两三小时的工作时间,被他缩短至半小时。
正当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他又辞职了。他跳槽至富士通,尝试进军销售行业。这次辞职的理由在他看来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金融业需要更多的人脉,而自己擅长实干,他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应该回避自身短处;而另一方面,他依然在追逐不同的人生体验。
之后,王辉又辞职了……
这次,王辉决定自己创业,而试水的依然是他的陌生行业——开花店。在王辉的想法中,多次不同行业的就业让他体验了不同的人生,积累了很多学校无法学到的东西。而创业,他希望感受生活,他在多次的辞职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价值观更加多元,“书香”能让人更宽容
“我从农村出来,家境不好,父母也没有能力给我更大帮助,我去上大学的车票也是好心人给的。在大学里,我曾经有过自卑,也有过对于未来的迷茫。”王辉说。
在这段迷茫的时期,王辉爱上了读书,尤其是哲学书,让他在书本中找到了自我。
读书把王辉从农村带到985高校,带到都市,也让他有更多的人生感悟,“我喜欢文学和哲学,我后来读了很多书,这些书是我之前在农村从来没有读过的,读书可以让我有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也让我有更多的理解。”
而这份“理解”更是让王辉感触颇深,“读书可以让人们有更多元的价值观。”王辉说,“我最自豪的是我的爱人,我的岳父母,我是农村出来的穷小子,结婚时只买得起一对戒指,但是他们对我从没有过看法。”而且,在他的历次辞职中,妻子和岳父母都对他非常理解。王辉继续说:岳父母“也是读书人,我的几次辞职,包括现在创业,他们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更多的是尊重我的选择。”
在王辉看来,苏州经济水平高,苏州人接受教育程度高,也就能够更多地接受不同的多元价值观,“我来到苏州五年多了,始终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宽容。”而他现在的“闲书换花”也正是在这样的感悟中萌发出来的,他希望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有更多的人能够拾起书本,让这座城市更有魅力。本报记者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