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在苏州判了!两男子冒充导演“隔空”猥亵17名幼女
2020-04-09 17:09:00  来源:看苏州  
1
听新闻

【看苏州综合 文/姚萍】

如果不是偶然间翻看到女儿小悦手机里的QQ聊天内容,来自苏州的张晨(化名)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这个秘密。

小悦的手机里有一个网名叫“婷儿”的网友,假装要把小悦包装成童星,实际上以各种理由引诱其自拍,并要求发送多个裸露和淫秽表演的视频。

2019年6月19日,张晨报警。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王建亭、邹哲猥亵儿童案,还原了以童星招募为幌子“隔空”猥亵女童的黑色链条。

假冒身份自称星探黑手伸向各地女童

据办案检察官称,两人犯罪套路相似,首先假冒身份自称“星探”或经纪人,以推荐拍电影、当明星为幌子,要求女童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生活照片、自我介绍的语音等。

随后,当有女童信以为真后,就开始进行所谓的“面试”,并以看身材和发育审核为由要求她们拍摄裸照;等待几天后,如果女童仍未发觉异常,再以考验演技、安排任务为由要求她们拍摄各种淫秽动作照片和视频。

而被害女童由于担心被曝光,不会主动告诉老师和家长。案发后,公安机关从王建亭、邹哲的作案电脑、手机中提取了相关聊天记录、音视频和照片近万条/张,但有很大一部分因没有正脸而无法识别被害人,不少聊天记录也因删除无法恢复。

为了逃避侦查,王、邹二人特意选择女性头像,起“婷儿”等女性化名字。在以面试为由进行视频聊天的过程中,为了不让被害女童发现真实身份,王建亭选择晚上在车里视频,邹哲则是在视频接通后将摄像头关闭,全程用文字交流。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在两起案件中,王建亭长期在QQ群里发布诸如“暑假新剧缺演员,有想法的加我,本公司还缺歌手、舞蹈演员、主持人、模特、网红等,薪酬优厚,群里信息不回”等广告。

邹哲为便于得手,则是从“同行”的QQ空间里添加被害人,还曾在网络上购买女童淫秽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当被害女童向两人传输个人信息,以及发送不雅照片视频时,相关网络运营者在事中和事后均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当发现上当后,受害女童无一例外选择沉默,仅以删除对方QQ号了事。

“我当时挺相信他的,觉得是在训练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被骗。”

“让我成为童星的话太吸引我了,我想得到这次机会。”多名女童对之前所谓的“自信训练”“毅力训练”均未起疑。在得知对方是骗子后,她们都很惊讶。

有的女童说,这件事对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以后再也不敢相信人了;也有的女童说,不知道怎么面对家人,害怕被别人知道,现在都不敢说话了。

“女童大多很单纯,容易控制。”邹哲供述称,如果有人犹豫,只要采用“为了梦想,要勇敢”“马上可以拿到名额”等话术,她们基本上就会很配合。邹哲还不时亮出了“裸检许可证”。

据了解,案发后,有的犯罪事实因仅有被害人陈述,缺乏其他证据印证等原因,导致部分犯罪事实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涉案被害人17名遍布全国多个省份

2019年7月,苏州市吴江区公安机关先后赴湖南、山东抓获犯罪嫌疑人王建亭和邹哲。两名犯罪嫌疑人中,一名是小学数学老师,另一名曾在地方报社工作。

2019年12月,经吴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吴江区法院以犯猥亵儿童罪分别判处王建亭和邹哲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和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一审判决后,一名被告人上诉后又撤诉。

如何保护孩子的上网安全

为孩子制订社交网络使用规则

当你决定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时,请先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刚学游泳的孩子,要去成人的深水池游泳,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陪孩子一起去,寸步不离地看护孩子。

1、首先,家长自己成为这个社交网站的一员

交友应用、直播平台、社交游戏……层出不穷的社交类应用中有大量儿童不宜的内容。

如果孩子注册的是你从未使用过的平台,建议家长自己先注册一个账号:

体验它的功能与安全状况

了解平台上其他用户的类型

摸清楚网站的互动方式

是否有涉及打赏、红包等涉及金钱往来的功能

……

了解这些情况之后,你才能清楚这个平台哪些功能对孩子是安全的,哪些存在潜在风险,在与孩子制订的规则中,明确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2、掌握孩子所有社交账号的用户名、密码,并用自己的账号关注孩子

在允许孩子注册自己的账号之前就约定好:爸爸妈妈必须知道你的密码,并且会时不时用你的手机、登录你的账号,看看你账号的情况。

有家长质疑这条,是不是侵犯了孩子的隐私?

你带孩子去人流密集鱼龙混杂的公共场所,会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独立”让他自己随便溜达吗?

互联网上的环境,不比任何公共场所安全。

3、定期查看孩子的好友列表,确定他们全部是孩子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

首先告诉孩子,不可以在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添加任何不认识的人作为好友。

另外很多社交应用有“附近的人”“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的功能,孩子很可能误操作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所以家长要经常浏览孩子的好友名单,向他核实每个好友的身份(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求证),及时删除陌生人。

不是别有用心的成年人,谁会费尽心思地加一个小孩为好友,每天耐心地陪他聊天呢?

4、禁止孩子发送、传播某些信息

禁止孩子向任何人发送 :

自己裸露身体部位的照片,

未经爸爸妈妈的允许的情况下,发布展示家庭成员生活细节的图片、视频,

与爸爸妈妈财务、工作有关的图片。

禁止孩子传播:

朋友发来的暴力、裸露、危险信息,

其他朋友不愿公布的隐私,

任何可能会伤害身边朋友的信息。

告诉孩子:如果接收到上述任何信息,或者其他让自己感觉到不舒服的信息,要及时告诉父母,爸爸妈妈会保护你。

5、关闭孩子社交应用的定位功能,避免暴露地址信息

在手机“设置”中,关掉社交应用的定位功能,不要让孩子发布带有家庭、学校或自己常去地点位置定位的内容。

引导:正确对待“赞”与“踩”

每个用过朋友圈、微博的人,都非常享受收到“赞”和“评论”的时刻。我们甚至会每隔几秒刷新一下手机,看看自己有没有收到新的赞美。用“赞”的数量来衡量自己的自我价值,这种状态对孩子是非常危险的:

它让孩子把讨好别人,看得比自己真正的需求更重要,放低自己的自尊和自信;还容易养成炫耀和攀比的习惯。

在孩子涉足社交网络之前,父母要提醒孩子:

不要为了发布一条精彩的社交状态,而去做一件事;

比起好看的食物和漂亮的衣服,你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想来获得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必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你只要做你自己,不必迎合别人的喜好。

提醒孩子,这 6 种信息,一定不要在社交网络上发布

1、任何家庭成员的证件、银行卡、文件;

2、能显示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的图片;

3、全家一起度假的地点、时间;

透露出自己家里会在某段时间没有人,可能会“引贼入室”

4、与朋友发生矛盾之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他的不满;

当面沟通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网络上吵架,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5、未经父母许可,自己或家里其他人的照片;

人像照片,肯能会被人用来从事诈骗等不法行为,给家人带来极大的麻烦

6、出门活动,能显示出自己当下所处地点的照片。

遵循“离开后再发布”的原则,离开一个地点后,再发布和这个地方有关的图片,让人无法通过社交网络,即时找到你

网络在为孩子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能伸出一只伤害孩子的黑手。

从孩子初涉社交网络开始,家长就引导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免受欺骗与伤害。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