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医学运动处方”教你科学健身
2020-04-08 20:06: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郝跃峰在为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李静摄

苏报讯(记者李静)损伤后不敢再运动,结果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运动中不断挑战身体极限,谁知膝关节却发出了危机预警……走进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运动医学康复中心,康复治疗师一边指导市民如何科学康复,一边为患者纠正“运动认知误区”。

市民张先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曾经参加过三次全程马拉松。疫情期间,张先生仍定期绕着家中的客厅、餐厅、卧室进行数小时室内慢跑。因觉得锻炼强度不够大、不过瘾,他又增加了两小时的波比跳练习。可是才过两天,张先生就觉得腿部有些不适,不能再坚持锻炼。得知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在运动康复诊疗方面有着不错的口碑,张先生决定来试试看。

市立医院副院长郝跃峰详细询问患者运动史、损伤史,查体发现其双膝内翻。在认真阅读了张先生腿部的核磁共振片后,郝跃峰发现他的半月板出现2度损伤。张先生参加了一些专业跑团,平日运动强度较大,喜欢挑战运动极限。郝跃峰根据张先生的身体状况,为他开了一张“医学运动处方”,告诉他在康复的过程中,不要全面停止运动,但要降低运动强度。与此同时,郝跃峰也纠正了其在做深蹲等运动时的不规范动作。

“不少人对运动目的及方法的理解存在误区。”郝跃峰介绍,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和改善运动者的心肺功能,保持终身健康。不少人过分追求运动对体型体态带来的改变,或者将“更高、更快、更强”作为挑战自我运动纪录的目标,最终导致身体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为了指导市民科学运动,2018年,市立医院北区开设了“科学健身指导门诊”,对健康、亚健康、慢性病患者等各类人群进行健身指导,并根据他们的肢体健康状态、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开出“医学运动处方”,规定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运动量等,指导市民科学健身。“运动损伤需要全过程的管理,因而运动康复与科学健身指导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郝跃峰介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为他们进行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期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适量运动,以便更好地修复损伤。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在手术前后,通过运动预防制动带来的肌肉萎缩。在手术恢复期,患者更需按照“医学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除了对运动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与训练之外,市立医院北区还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在该院的医学运动体质评估中心,医生会结合运动史等相关数据,对检测者做系统的体适能评估,详细了解检测者的心肺耐力、肌力、人体成分、体姿体态等,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运动是一辈子的事,为了减少市民出现运动器官损伤,必须不断打破体育与医学的分隔管理,做好体医融合,让市民接受医学运动评估及健康指导,通过运动提高健康水平,在坚持运动中保持活力。”郝跃峰说。

标签:康复治疗;李静;北区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