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专家学者共聚苏州平望镇 探讨长三角运河城镇发展新机遇
2019-11-16 08: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苏州讯(记者 张珺) 11月15日,2019长三角运河城镇发展平望峰会在吴江区平望镇举行。峰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话运河古今,畅谈发展新路,推动长三角运河城镇以运河和长三角为双重纽带,积极构建长三角运河城镇命运共同体,携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

  本次峰会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平望镇人民政府、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共同主办,以“顺应国家战略 传承运河文脉”为主题,立足长三角,紧扣大运河,深入挖掘长三角运河城镇的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探讨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略,实现长三角运河城镇高质量发展。 

  峰会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带来一场“运河盛宴”;苏州大运河古城镇保护与发展联盟成立。该联盟由省文投指导,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吴江区平望镇、高新区浒墅关镇等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运河古镇在遗产保护、文脉传承、资源利用、文旅融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运河城镇发展命运共同体。 

  大运河流经长三角地区15座城市近百座古镇。这些古镇与运河同生共长,集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融城镇文明与乡村文明、汇古代遗存与现代发展于一体,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率先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已成为这些城镇亟需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时代命题。 

  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表示,近年来,吴江区统筹全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开展系统化水环境整治,实施生态修复整治,着力构建“大运河生态景观长廊”;整合文旅产业要素,加强文物保护,加大非遗挖掘力度,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梳理提升大运河“非凡气质”;鼓励区镇立足自身优势,传承运河文化,探索与运河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运河繁华图”。 

  新形势下,借助国家战略的东风,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率先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已成为长三角运河城镇亟需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重大命题。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黄建伟认为,在众多长三角运河城镇中,平望有着“传统运河空间尺度保存最好”“城镇与运河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赞誉,且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更是面临着率先探索的重任。 

  围绕“顺应国家战略 传承运河文脉”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们积极展开研讨,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见解。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健认为,水运的枢纽中心是发达的城市所在,大运河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兴盛。大运河的优势不仅在于本体的运输状态,还在于沟通的水系最多、支线配套最好的水运主通道,与长江构成十字交叉、四通八达的黄金水道。江南的明清工商业、近代民族工业、当代乡镇企业等,都是靠大运河的水运优势发展起来的。千百年前,京杭大运河经平望沟通浙江,上世纪60年代当地百姓开凿的太浦河经平望汇入上海,两条运河“大动脉”在平望十字交汇,奠定了平望交通重镇、枢纽名镇的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今后的发展中,平望应继续发挥中枢交通的优势,注重水运交通与水运网络,恢复江南乡村水运网络生态系统,再现“江村生态”。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注重协同建设、协调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必要建立一定的法律规章约束力,即确保不突破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条红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自主能动性,鼓励基层积极开展各种探索。”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发展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表示,作为一座拥有辉煌历史的江南古镇,平望一直注重古镇的保护。2012年,平望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编制完成《平望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从空间结构上奠定了基础;2014年,设立平望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并整理出台《平望镇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在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上努力做到平衡,为其他运河城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江苏省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朱国强表示,当前,我国的文旅产业链还在成长,文旅产业还没有像工业那样形成成熟体系。各细分跑道上的优秀企业还不多,所以我们谈资源多,谈产品少。这对运河城镇文旅产业的开发运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镇,在运河城镇的开发运营上,平望要聚力关键点。首先在策划运营上,要把握小镇文旅这一重点,不只是新建,更在于提升。其次,在内容生产上,要建立“文旅体学商”新业态,如用科技、融合、时尚所触发的生活新业态。再次,在水上旅游的运营上,可以开发运河游船、水上特色产品、深潜赛艇等新的旅游产品,真正活化运河城镇的新形态,实现运河文化的精彩延续。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如何把我们沿线古城镇统筹保护发展好,除了在认知上要提升外,在方法上也要改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史建华说:“以前由于都是一个点、一条街、一个镇的谈保护和发展问题,这样不可避免的具有重复性、雷同性。今天我们讲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应通过各相关局委办、各区镇、专业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参与,系统全面的将‘十镇一城’保护和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定位,形成整体,合力推进。”他认为,平望有着“传统运河空间尺度保存最好”“城镇与运河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赞誉,且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更是面临着率先探索的重任。在“大运河沿线古城镇保护”中,平望应把古镇建设形态和现代化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博物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历史载体,成为城市功能的一个部分,系统地、完整地进行保护。 

  苏州市委党校教授余大庆作峰会总结。他认为,今天的峰会交流,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长三角运河城镇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前景可期,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上也大有可为。本次峰会为运河城镇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也衷心祝愿长三角运河城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标签:大运河;运河;长三角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