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苏报融媒记者姜锋)7月6日,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得到实证。而在苏州,也有着不少良渚文化的痕迹,甚至有专家推测,良渚文化早期中心就在苏州。
因良渚古城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100年,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余杭良渚、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绍兴、宁波一带,往外的扩张区西至安徽、江西,北至江苏徐州,南至广东、福建。
“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是在碰撞、交流、融合中发展的,它的早期中心就在苏州。”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告诉记者,考古发现,苏州澄湖、独墅湖、东湖林语小区之间的大块区域,曾经是良渚文化早期的都城,规模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相当,功能、布局也非常类似。而在都城周边,有着大量的古稻田遗址以及草鞋山、琼姬墩、绰墩山、赵陵山、少卿山、朱墓村、张陵山、罗墩等多个墓葬遗址。
“良渚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一脉相承。”张照根表示,距今7000年到6000年,马家浜文化在太湖流域兴起,距今6000年到5400年发展为崧泽文化,之后又发展为良渚文化。“这三种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只是因为发现的早晚,被现代考古人命名成不同的文化。”张照根说,其中的一个证据就是,崧泽文化中晚期的都城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都城同在一处,遗留的祭台、墓葬、器物形制也有着承继关系。后来,由于太湖冲积平原不断沉降,导致内涝严重,良渚文化中晚期时被迫将都城迁至余杭,但仍有部分人留下。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张照根认为,良渚文化对中国稻作农业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考古人员曾发现6000多年前水稻田灌溉系统的痕迹,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成体系的古稻田遗址,也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古稻田遗址之一。此外,1973年对草鞋山遗址的发掘中,人们第一次在典型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礼器。这是首次在史前墓葬中出土玉琮,它将长期被视为夏商周遗物的良渚玉器放回其应在的新石器时代,因此这件玉琮被称为“中华第一玉琮”。
张照根呼吁,苏州应加大力度保护并深入挖掘良渚文化遗址,探寻中华文明源头之谜。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着手进行草鞋山遗址的全面勘探准备工作,将在这里打造一座史前文化遗址公园——草鞋山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