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古代贺冬仪式,12月21日上午,由姑苏区平江街道主办的“2018姑苏冬至大如年之贺冬祭祖大典”在泰伯庙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姑苏冬至大如年”是平江街道倾力打造的民俗文化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平江街道在注重“道、孝、祭、礼、俗、乐”的人文意义和民俗特色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帮扶共建与开放共享的理念,以传统、温情、变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升华了“姑苏冬至大如年”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平江街道探寻传统民俗活态保护的范本,推动传统民俗越走越强。
还节于民民俗保护“步步尽心”
12月21日9时30分,贺冬大典正式开始。嘉宾们敬献花篮,既是延续吴地儿女缅怀先祖泰伯的历史传统,又是展现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现代生活。现场,50名来自平江实验学校的孩子通过吟诵《诵泰伯》的方式表达感恩。舞者们则身着传统服饰表演乐舞。
“贺冬大典为冬至奉上了一道经典的传统文化大餐,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感恩文化、德孝文化的教育课,令我感动不已,受益多多!”市民代表范运徽激动地说。
“‘祭祖祈福’是冬至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也是‘冬至大如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传统民俗场景。平江街道依据史料和规制重现经典,通过重现‘祈福法会’‘贺冬祭祖’两项名俗场景恢复吴地贺冬场面,追寻苏州城市之源,使民俗形态回归了本真状态。相较往届,今年的贺冬大典规制更加完整,也更为落地。”平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勇说道。
“姑苏冬至大如年”是平江街道倾力打造的民俗文化品牌,已经成功举办3届。3年前,首届“盛世观前冬至大如年”与多家老字号、知名企业合作,并征求多位民俗专家的建议,恢复了“冬至盘”,让它重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2016年,第二届“冬至大如年”将观前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众多文创产品,并组织“全民迎阳打太极”迎接冬至日的第一缕阳光。2017年,第三届“冬至大如年”请来民俗专家、老苏州来“口述冬至”,还原冬至传统,将冬至文化的传统内涵传播给更多的小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每一年“姑苏冬至大如年”主办方都在民俗保护与传承上做到“步步尽心”。
孝乐共享过节不忘送温馨
12月21日晚,家住钮家巷社区西大园3号的93岁老人江澄波家热闹非常。桌上摆着糟黄豆芽、炒大青菜、红烧羊肉、清蒸鳊鱼等8道荤菜、4道素菜外加一个苏式暖锅、一壶冬酿酒,墙上挂着祖先像。江家全家大大小小二十余口人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吃团圆饭,过了一个老苏州最传统的冬至夜。
“祭奠先人是我们老苏州的一个冬至传统,感谢先祖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是一种满载温情的孝道文化的体现。”江澄波这样说。
祭祖完毕,江家的几名媳妇就忙碌了起来。此时,江老被后辈请到桌前等待家宴开始。这也反映了苏州人最传统的孝道文化:祭奠先人时,江澄波作为家中长者,亲力亲为,代表对老祖宗的尊敬;准备家宴时,小辈们的忙碌同样体现了对家中长者的孝道。四世同堂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平江街道专门为江家做了影像的记录。
“喝冬酿酒、吃团圆饭是老苏州们过冬至节最主要的方式。”民俗专家沈建东介绍,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家家要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肉圆要叫‘团圆’,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沈建东告诉记者。
苏州人一直对馄饨情有独钟,“今朝伲屋里厢裹馄饨”是许多苏州人童年的温暖回忆。特别在冬天,一碗鲜汤馄饨,热乎乎的,让人瞬间得到满足……今年的“姑苏冬至大如年”中,40名“馄饨精英”摩拳擦掌在观前街上演裹馄饨大PK。参赛选手周静英乐呵呵地说:
“馄饨人人都会包,但好不好吃就要靠各人的本事。拌馅的时候必须要顺时针搅,这样才能有粘性;煮的时候火候也要拿捏好,煮过了会影响口感。”她说,馄饨是她家每年冬至桌上的必备菜品,孙辈也都非常爱吃她亲手包的虾肉馄饨和荠菜馄饨。
“江口山亲姑苏水情”2018年东西部协作优质农产品展销也是本次“姑苏冬至大如年”的特色项目之一。8个摊位近30种贵州特产吸引了苏城大批居民购买。“对口帮扶献温暖”公益活动则倡议辖区内的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捐赠棉衣、围巾、手套等御寒物品给远在江口县的困难人群。
今昔对比见证改革开放40年
今年10月起,借助姑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观前街的街容街貌得到了质的提升,百年老街焕发新生。在老苏州眼里,观前街是“娘家人”般的存在,冬至习俗的本质又是家人团聚,于是本次“姑苏冬至大如年”新增了“在观前”系列,以“娘家人”的身份呼唤大家再回新观前。
“我们围绕‘在观前’开展‘姑苏冬至大如年’系列活动,将运河文化、观前文化城市保护、全域旅游、观前综合整治提升、业态调整发展等城市发展概念引入其中,努力营造属于老百姓的节庆根基,为古城的人文历史添砖加瓦,使民俗保护拥有自行造血的能力,实现民俗文化节的‘活态’保护。”平江街道综合处副处长周立平说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本次“姑苏冬至大如年”创新性地加入了题为“我们在观前”的观前街新老照片征集大赛,向市民征集2008年以前在观前街拍摄的老照片和最近在同一地点拍摄的新照片。
“通过市民们各自独特的视角拍摄苏州人过冬至以及在观前商圈的场景对比变化,集中彰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刘勇这样说。
据悉,历时半个月的线上线下征集,共计收到111组观前街今昔对比照。从黑白到彩色,从青丝到白发,从阔腿喇叭裤到笔挺西装裤……照片里的人物在变,背景也在变,无一不见证了观前商贸的发展。从1982年建立全国第一条步行街,到世纪之交的观前三期改造,再到全面推进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活动,百年老街历经发展再续辉煌。眼下,观前建设管理正向着精细化、精品化方向迈进。作为展示苏州特色、呈现姑苏风采的城市会客厅,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市民和八方游客的到来。
“我们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把冬至这一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风情相结合,让节日回归生活、回归群众,再与地方文化建设、旅游发展、脱贫攻坚等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喜欢起来。”平江街道党委书记蒋鹏告诉记者。
苏报记者王可 苏报通讯员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