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到现在,苏州与外资“携手”走过34年。34年来,一批又一批世界级企业、制造业巨头,在苏州频增投资、深耕发展。截至2017年底,苏州累计注册外资2200亿美元、实际运营外资企业1.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25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全省第一。
通过“引进来”,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中国外资最为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外资企业,为苏州站上中国经济一线潮头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落户到深耕
151家世界500强公司投资400多个项目
今年4月,苏州松下半导体宣布设立车载摄像头研发中心,将精力集中在钻研图像处理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和声纳技术,为中国的汽车安全驾驶“保驾护航”。
拥有百年历史的松下电器,是集个人消费电子、电化住宅设备、美容健康、通信科技、环境方案、汽车电子、能源设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114位。从1994年进入苏州,这家来自日本的电器巨头,相继在苏设立了10家公司,涉足半导体、电子材料、网络科技等领域,集研发、生产、设计、销售于一体。“在苏州发展的这些年,我们早已从最初的落户,变成了深耕。”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凯说道。
同样频频在苏增资扩容、创新研发的还有世界领先的制药公司——美国礼来。1996年,礼来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在华第一个生产基地。2009年,礼来扩大投资,在园区建立了礼来苏州工厂二期,引入了全球领先的包装流水线及胰岛素产品,并于2013年顺利投产。2014年,礼来再次投资3.5亿美元,在园区新建三期生产基地。该基地按照欧洲GMP和中国GMP要求设计建造,引进了胰岛素全套生产线,使礼来苏州工厂成为礼来胰岛素全球生产供应基地之一。
外资企业逐渐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全市七成的工业总产值和进出口、超四成的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超过260万个就业岗位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贡献;2017年全市进出口贸易的75%由外资企业贡献;全市有36家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约占苏州上市企业总数的30%,成为资本市场“苏州军团”的重要力量;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到51.2%。
外资也在带动着苏州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2017年底,苏州已累计引进和形成的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超过280家,服务业外资项目数占比达66%,较2010年提升29%;全市近年又相继放开了外资医疗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商业保理、跨境电商、检验检测、职业培训等一批服务业准入,基本形成了服务业整体开放的格局;50%以上的引资依靠存量企业增资,新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已至80万美元/亩左右。
从技术保密到技术传授
跨国公司将更多研发、销售功能向苏州转移
今年8月10日,苏州工业园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开业仪式,其中包括德国SEW公司2亿美元的增资项目,用于布局智能制造工厂。作为全球驱动技术的领航企业,2001年起,德国SEW公司相继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两家公司、三个厂区,生产制造传动设备和电机产品。
进入苏州的前10年,SEW苏州工厂只是加工电机的驱动控制产品。直到2012年,德国总部将最先进的EMS核心技术引进到了苏州。SEW-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李建良告诉记者,德国总部非常注重核心技术的保护,而日益繁荣的中国市场,最终让德国总部放下了戒备,进行技术转移。
EMS翻译成中文就是空中单轨悬挂小车,它采用无接触能量传输方式,可以高效安全地装载运输零部件设备。SEW-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工程师袁朝兵就是第一批去德国接受培训的中国工程师。在德国培训一年后,袁朝兵与其他中国工程师一起,对EMS系统进行“改良”,开发出更适合中国工厂需求的全新EMS系统。从那以后,在苏州的SEW工厂里几乎再没有出现过德国工程师的身影。
比资本更重要的是,在苏外资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本地研发和技术协作、人才培养,释放出创新力量。
2015年,礼来与苏州信达生物制药达成战略联盟,联合在中国和全球开发潜在肿瘤治疗药物。该合作是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华最大合作项目之一。双方合作研发的肿瘤免疫新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在明年年初问世,也就是现在最热门的PD1抑制剂疗法。
统计数据显示,苏州累计已有超过2000家外资研发机构以内设机构或非经营主体形式存在,一些重大、知名研发机构如微软研究院、苹果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苏州院、德尔福研发中心、天弘全球商务服务中心落户苏州。全市外企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发明专利数、科技研发经费及外资科技机构企业数均占到全市的50%左右。
跨国公司逐步扩展在苏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完成产业梯度转移,将更多的研发、销售等功能部门迁移至苏州。这样的跨越,促进了苏州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也提升了苏州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引进来”的“苏州经验”
建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1984年,来自日本的苏旺你集团在昆山兴办了苏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这家以生产滑雪运动手套为主的制造型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日本。公司总经理涂正东说,苏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员工的勤劳高效,支撑企业走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
多年来,苏州一直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服务管理环境,逐步建立起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苏州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规划引领、“亲商、富商、安商”理念等先进做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的榜样。
同时,苏州以创新机制体制释放市场活力。苏州建立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项目推进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在全面指导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的同时,直接推进项目进展过程中涉及的供地、规划、环评、融资、能源供应、注册登记、用汇等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努力做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实施“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腿”。
一批外经贸试点的落地,加速了苏州对外开放的步伐。苏州先后获批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等多项改革开放重要平台。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市场采购贸易、一般纳税人资格、汽车平行进口等一批国家级试点在苏州“先行先试”。
今年8月份出炉的《2018年苏州市外商投资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外商对苏州的政府服务、科技创新环境、环保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满意度高。这份历时3个月成形的报告,由苏州市商务局抽样组织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收集调查问卷1400余份,并委托第三方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进行汇总分析,编撰成这份反映外资企业对苏州营商环境的客观评价报告。“通过调研,我们既看到了优势,也看到了进步的空间,我们将针对这些意见,进行改善,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市商务局相关人员表示。苏报记者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