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游泳池已然成为不少小区的“标配”,凭着游泳池,小区的档次自然能更上一层,对房产开发商来说,也更有卖点。然而,等到交房了,真的入住了,很多业主却发现,那个说好的“清凉一夏想游就游”的游泳池却状况百出。有的一开始还挺像那么回事,可几年后便日渐破败,最后变成了臭水池;有的索性根本没有启用过,所谓一池清水只在售楼宣传页上出现过;有的算是用起来了,但也需通过办培训班,对小区外招生才能维持得下去。看起来很美的小区游泳池,真要用起来,挺难。
现象一:
小区交付多年了,游泳池仍是个摆设
这几天,高温日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吃不消,很想游个泳消消暑,小区明明有配套的游泳池,却是迟迟不开放。“姑苏晚报96466”微信就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自家小区的游泳池看上去虽好,却是个摆设。
在相城区海亮香榭里小区,小区的中心位置就有一个硕大的游泳池,包含0.6米儿童浅水区和1.6米成人深水区。可7月24日记者在小区看到,天气已是高温,游泳池却处于闲置状态,两侧的栅栏门都上了锁。浅水区里有人在晒东西,深水区里有10多厘米深的积水,积水已微微发臭,池底的一部分瓷砖也脱落了。“卖房子的时候说得很好的,小区有配套游泳池,想游就游,感觉很高大上。可住进来都快三年了,还一次都没能游上呢。”看着游泳池从新变旧,小区业主王先生感到很惋惜。
与海亮香榭里小区相距约1公里的香城花园二区,也有一个小游泳池,但记者询问这个游泳池是否可以游泳时,保安只说了一句话,“里面水都没有,怎么游呢?”小区业主胡先生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他说,从没看到这个游泳池开放过,游泳池只在下雨过后才有点水,积水时间长了还会发臭,没人愿意靠近它,也不让孩子过去玩。
吴中区招商小石城紫竹园的游泳池自交房以来就没使用过,如今在业主眼中成了“一个水坑一块废地”。
现象二:
游泳池终于开放了,可不是业主专享
吴中区御湖湾小区也有一个游泳池,而且还是开放的。不过,它能开放,也经历了一些波折。2016年夏天,游泳池是开放的;2017年夏天,却闲置了;今年夏天,终于又开放了,但围绕它的争论好像还在继续。
7月24日下午,记者要进御湖湾小区时,保安先是阻拦的,不过当记者说要去游泳池后,保安立即就放行了。这时是下午2点30分,烈日暴晒,但小区游泳池里却十分热闹。泳池旁还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受理游泳培训报名。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承包了御湖湾的游泳池,在7月至8月推出游泳私教课以及培训班,培训班一共4期,目前一期、二期已经报满。游泳池从上午8点开到晚上9点,除了小区业主,小区外的人员也可以来报名。
记者看到,到小区来游泳的人不少,在小区门口不时能看到穿着泳衣进出的孩子,大多由家长带着,他们并不是御湖湾的业主。可小区有业主对这种开放模式不满,认为小区内的游泳池不应对小区外的人员开放。
资质、设施、人员都是坎,最大难题还是钱
为什么有的小区游泳池宁可闲着日渐破败,也迟迟不启用?为什么有的小区游泳池变成了对外开放的“营利单位”?作为管理方的小区物业有一定的发言权。
“我们当然希望小区游泳池能用起来,这样小区形象上来了,业主的生活品质也上来了。”为了让小区里的游泳池能用起来,今年夏天到来前,海亮香榭里物业经理孟先生招过几次商。但哪怕是“一分钱不收”,也没能为游泳池找到运营商。
孟先生说,运营游泳池需要资质,目前小区物业不具备这方面的资质,也没有相关设施和专业人员,只能将游泳池对外承包给运营商。但在前不久的一次招商中,运营商作了一次成本测算,发现难以回本是最大的坎。这家运营商算了算,以该小区游泳池的体量来看,换水一次需要3000元左右,加上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支出,一周的成本就要5000元左右。
算完成本,运营商最在意的是收益。该小区体量不大,只有800多户,入住率只有一半多,露天游泳池的运营时间最多只有3个月,而且到时候能否对外开放办游泳培训班也是个未知数。最后,把成本和收益一对比,孟先生联系过的运营商都打了退堂鼓。
御湖湾小区的物业同样没有运营游泳池的资质,才承包给了有资质的运营商。该小区物业经理庄先生说,如果游泳池光对业主开放,肯定是要亏本的,为了能让它顺利运营起来,只能允许运营商对小区外招生。
小区游泳池用不用,主要取决于业主
苏州城区带游泳池的小区有多少?一时难以得出准确的数字。不过在一家房产信息网站上,输入“游泳池”,可以搜索到的带有游泳池的二手房房源信息就接近200条。只不过其中有不少游泳池处于闲置状态。然而,也有不少小区游泳池运营良好。记者从苏州市体育市场管理处获得的另一组数据是,目前苏州城区经过审批获得运营许可的小区游泳池一共约60家,其中季节性运营的约40家,全年性的约20家。
记者从苏州市体育市场管理处了解到,无论是商业性的游泳场所还是小区游泳池,都要经过高危体育项目审批,经过审批许可后才能运营。要通过审批,除了场所经营者要有相关资质外,场所的面积、尺寸以及救生器材等硬件设施也应达到国家标准;游泳指导员、救生员等专业人员也应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制定溺水抢救、救生员培训、治安保卫、卫生检查、设备维修等规章制度。这的确是个门槛。
带游泳池的楼盘,房子当然更好卖,购房者当初向往的正是“想游就游”的美好生活。“但游泳池并不是放满一池水就能随便游的,费用能良性循环很难又很必要。”到小区工作3年来,做了很多工作,游泳池还是没能用起来,海亮香榭里物业经理孟先生颇为感慨。他说,小区游泳池的运营要贴钱,运营商不愿意来;要是为游泳池增加物业费,则业主肯定也不会答应。归根结底,小区游泳池是属于全体业主的,游泳池用不用,怎么用,最后还是得根据业主的意愿来决定。物业,只是为业主服务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