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每逢佳节晒图忙 旧时光P图“穿越法”为啥这么火
2018-05-06 12: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 身着中式旗袍,手捧线装旧书,扎着两股精致的麻花辫……这两天,朋友圈被各种“民国风”老照片刷屏。大家集体“穿越”,花式纪念五四青年节。“P图晒图”之余,这一现象不禁引人深思。专家分析认为,在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下,技术创新为社会群体多样性的体验需求提供了便利,社交媒体的丰富性也反过来促使个性化的创意需求越来越大。“民国风”老照片的主要人群“70后”“80后”“90后”从充满理想激情的青春期,跨入需要责任和担当的成熟期,这也让追忆过去的“怀旧”情感更易爆发。

  朋友圈集体玩“穿越”民国风老照片引点赞无数

  家住姑苏区平江街道梅巷社区的“80后”冯雪娇的一张泛黄老照片在朋友圈引发围观。照片中,她一改以往职场白领的形象,化身“民国风女学生”,留言评论里直夸她“小清新”“很‘五四’”。

  “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晒民国风老照片,觉得蛮有趣,就也尝试体验了一下。”冯雪娇说,这是某P图软件应景五四青年节推出的“我的青年照”系列,制作过程相当简单,只需要扫描照片左下角的二维码,上传自己的正面头像,通过系统自动滤镜,一分钟不到就能生成一张极具年代感的专属“青年照”。

  从风度翩翩的侯门公子到端庄娴雅的贵族千金,从儒雅大气的爱国学生到血气方刚的热血志士……冯雪娇不是一个人,这两天,朋友圈纷纷加入“青年照”P图大军,集体玩“穿越”。

  怀旧情愫+新技术一秒“穿越”可满足多样需求

  “我被自己帅到了”“感觉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一夜之间这款P图软件推出的“民国风”系列在朋友圈蔓延开来,除了年轻人,不少老年人也加进来“玩”图。

  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的居民刘馨,在爷爷刘志国的要求下,也为他制作了一张民国风老照片。照片中,76岁的刘志国身着黑色麻布衣配白色马褂,眼神坚定地望向正前方,双手抱拳,一身凛然正气。刘志国认为:“虽然我未曾经历过那段岁月,但能通过老照片的方式塑造自己‘爱国志士’的形象,实在是过瘾,图新鲜感的同时也填补了内心的缺憾。”

  在“90后”林瑞景看来,以往拍摄一套主题照片,需要经历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单单和影楼沟通、挑选服饰、化装师化装就得耗费大半天时间。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让这样的体验变得多种多样,这种一秒实现“穿越”的新鲜体验让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增添了许多满足感。“主要是新鲜,而且还方便快捷,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能看到‘另一个自己’,特别有意思。”

  涵盖各个年龄层“怀旧”情感集体爆发

  近年来,从儿童节晒童年照、高考季晒准考证到建军节晒军装照,再到如今五四青年节的“民国风”老照片………这种通过P图生成个人专属照片的方式,总能带动许多人参与,勾起他们的记忆。涵盖各个年龄层,不论他们是否有过这些经历。

  “晒图”之余,这一现象也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姑苏区平江街道梅巷社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雅静认为:“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遵循,用主题老照片凸显过节的仪式感。追‘民国风’也是当下大家释放压力返璞归真的表现,以此寻找内心深处那一份淳朴。同时,也印证了在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下,大家依赖社交媒体,对个性化和体验感的需求越来越大。”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曾一果分析认为,怀旧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80后”、“90后”正从充满理想激情的青春期,跨入需要责任和担当的成熟期,环境变了,担子重了,压力也随之而来,容易让年轻人产生焦虑和不安,才让追忆过去的“怀旧”情感更易爆发,让人们感慨物是人非,珍惜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手段的丰富也加速了这股怀旧风潮的盛行。(王可 陈兆帅)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