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落户苏州五年来,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周成虎院士带领下,潜心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我们走近这个院士团队,来看看他们的创新发展之路。
利用国产高分卫星,中科苏州地理科学和技术研究院成功合成了首张高精度真彩色中国地图。这些遥感图像不仅具有“千里眼”,还拥有一颗“智慧大脑”。依托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可以应用在农业、水利、国土、智慧城市等行业和领域。就在去年,他们还受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对区内3000多家工业企业用地情况进行测绘统计,效率比传统工程测绘提高了四倍。

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一鸣:传统去调查,只能知道我们用地企业是什么状况,像其中一些租赁企业很难做到说明。通过我们这个技术,是将每一家企业关联到每一栋楼,这样对所有的企业都会有一个直观的评价。
2012年,中科院院士周成虎来到苏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经过五年发展,这一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地理信息、智慧教育、地理文化并进的产业布局,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在这里陆续完成,全国首家PB级遥感大数据产品中心建成,由基地孵化的15家企业以集群发展模式向全国拓展。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主任周成虎:苏州本身环境比较好,政府的管理水平很高,领导非常敬业,任何事情都抓得比较实,所以在这个环境下创新创业,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方。
据统计,去年全球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值已突破5000亿人民币,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周成虎院士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着力推动苏州一个新的千亿规模产业的形成,并以苏州为中心,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周成虎:到2020年,中国的这个行业产值是在1万亿,我希望我们基地能把这个行业带起来,就是不只我们自己来做,我们真的变成中国的一个数据中心、一个软件研发中心,让更多的人在这个中心再去发展。(项宇航 金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