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白露节气 太湖边收获渔味无穷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9-11 10:31:00

编织渔网

包五彩团子

探访鱼市

  白露节气课程表

  (上课地点:光福镇太湖渔港村)

  课程

  1、清晨探访鱼市

  2、编织传统渔网

  3、动手包太湖船娘五

  彩团子

  课堂

  特约嘉宾

  “船老大”蒋健康,光福当地人,有着30多年捕鱼经验

  朱老师

  笔记

  中国江苏网9月11日讯 一个小小的鱼市,包罗万象,孩子们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种类繁多的鱼儿,还能真切感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白露已至,不由得让人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而在江浙地区,白露节气正处太湖开捕时节,因此本期“二十四节气自然学校”将课堂设在了光福镇的太湖渔港村,在这个被称为中国华夏淡水第一渔港的地方,孩子们与当地渔民一起访鱼市、织渔网、包团子,用自己的勤劳去收获美味,感恩太湖给予的自然馈赠。

  走在渔村里,吹着带着腥味的湖风、看着渔民脸上的岁月痕迹……每一件、每一样,都让孩子们惊叹,渔家文化让人如此着迷,沾上“渔”味的白露节气在诗意之外,更增添了一份劳动的魅力。

  A

  鲢鱼、白鱼、激浪鱼……

  小小鱼市让人大开眼界

  眼下正是开捕季,一大清早,冒着阵阵细雨,本期课堂的十组亲子家庭赶往位于光福镇太湖渔港村和冲山村交界的一个鱼市场,来亲眼瞧瞧这里的热闹场面。

  早上8点多,鱼市里早已是人声鼎沸,不少人特意从市区乘坐公交车或自驾前来,就为了能买到刚从太湖里捕捞上来的新鲜鱼货。走进鱼市,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腥味,有的孩子不习惯,忍不住捂上了鼻子。然而,当活蹦乱跳的各种鱼出现在面前,不仅是孩子,就连家长都忍不住惊呼:“哇,这里的鱼好多、好大呀!”新鲜感一下子赶走了原先的不适应。

  “我发现了一条大鱼,它看上去像个圆筒,个子很大,如果拎起来,估计有半个我这么高!”11岁的王徐骋发现了一个“大家伙”,赶紧让爸爸用手机拍下来。鱼摊老 板告诉他,这是青鱼,苏州人喜欢用它来做腌鱼或爆鱼。这边正说着,那边又传来惊呼声。“它好小,身体扁扁的。”10岁的万若荑挎着相机,每发现一种鱼就是一阵狂拍。拍完照片,她还不满足,拉着摊主问这 问那。

  在鱼市的 最里面,传来“突突”的马达声,有渔船进港了!孩子们一下全拥 了过去,只见渔民拿起网兜,伸进船舱里一捞,再用力提起来, 满满一兜的大鱼被倒进鱼筐里,不停地跳跃,看得孩子们都惊呆 了。

  一个鱼市, 孩子们足足逛了一个小时,都觉得意犹未尽。“青鱼、鲢鱼、白 鱼、鳗鱼、银鱼、激浪鱼……没想到鱼还有这么多品种。”12岁的徐昕奕掰着手指头说。

  B

  一针一线织渔网

  最打动人的是渔家人的勤劳

  走在太湖边,吹着凉爽的湖风,看着点点帆船在湖光映照下的剪影,孩子们一脸的陶醉。扭过头,岸边的一位老渔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弯腰背着一个大麻袋,吃力地往船舱里走。几位爸爸赶过去帮忙,由此我们跟着这位老人走上了渔船,见到了渔民真实的生活场景。

  狭窄的船舱里,阿婆侧身躺在夹板上休息,旁边挂着一网晒干的白虾,还有一堆等着修补的渔网。阿婆告诉孩子们,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房子,但是他们老一辈的渔民还是习惯住在船上,每天凌晨就得出船打鱼,辛苦捕获的湖鲜及时送到鱼市售卖,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用。交谈中,渔民们的勤劳,让孩子们印象深刻。

  为了切身体验渔家生活,当地有着30多年捕鱼经验的“船老大”蒋健康,拿来渔线和织网的工具,教孩子们编织渔网。只见蒋师傅将渔线套在自己脚上,一手拿着确定网眼大小的模具,另一只手将线在模具上绕一圈,再从孔眼中穿过去,再顺势绕一圈后打结,一个网眼就编好了。旁边,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可工具拿到手上就犯难了,渔线怎么穿、怎么打结,稍不留神就弄错了。

  蒋师傅手把手,一个一个地耐心教。孩子们倒也机灵,尝试了几次后终于成功了。不一会儿,一张小小的渔网露出雏形,“小渔夫”们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渔家生活的辛苦。

  “编织渔网是个细致活,而渔民们捕鱼需要不同的渔网,以前都是一针一线织出来的。”蒋师傅说。

  C

  不同颜色搭配不同馅料

  五彩团子透着渔家人的乐观

  看了鱼市、织了渔网,当然还少不了要尝一尝渔家的美味。在光福,五彩团子是渔家人传承了上百年的美食,五种不同的颜色,搭配五种不同的馅料,别说是尝味道了,光看“颜值”就让人垂涎欲滴。

  在动手包团子之前,蒋师傅给孩子们讲了五彩团子的故事。以前,渔民出去捕鱼,遇上风浪不能回来,船上的生活枯燥乏味,也没有新鲜的食材。为了给辛苦的丈夫改善伙食,补充体力,聪明的妻子就地取材,用各种不同的蔬菜给面粉上色,把新鲜捕获的湖鲜混合成馅,另外加上常见的豆沙、芝麻等,做成不同馅料不同颜色的团子。如今,这种五彩团子成为当地特色美食,被称为“太湖船娘五彩团子”。

  在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饭店“思渔楼”,几位当地船娘为孩子们准备好了馅料和面。只见,紫色、粉丝、绿色、黄色、白色的面团一字排开,馅料则有猪肉鱼肉、萝卜丝、豆沙、芝麻和马兰头。孩子们“拜师”学包五彩团子。

  只见船娘将一小团面攥在手里,三下五除二,一个团子就制作成功了。别看船娘做起来简单,孩子们动手才发现难点。“哎呀,皮破了,馅料露出来了。”“怎么没法收口呢?”……一个个问题不断出现。船娘们指点窍门,“下手一定要轻,用力均匀,要不然皮子就很容易破。”

  终于,在不断尝试后,一只完整的团子出现在手上。妈妈,我包了一个豆沙馅的,等会给你尝尝。”“9岁的韩毅举着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要送给妈妈。其他的小朋友,在船娘的指导下,也都进步飞快。

  “别看是一个小小团子,里面包着船娘的智慧,也透着渔家人的乐观。”吃着儿子包的五彩团子,徐昕奕的妈妈感慨不已。

标签:

责任编辑: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