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苏州高新区3年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20多所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8-05 10:36:00

  中国江苏网8月5日讯 “我们这些从外地来苏州打工人家的小孩,也能读上好学校,遇到好老师,再也不用为孩子读书发愁,真是太高兴了。”昨天,记者走进位于马运路的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马运路校区,一位“新苏州人”家长感慨。而在该校附近,聚集着马浜花园、东浜新苑、枫津新村等多个动迁小区,同时也居住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3年投入30多亿

  打造优质教育“培养链”

  放大优质办学效应,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新区以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和增大教育惠民力度为着力点,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昨天,记者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马运路校区看到,整洁明亮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投资2.5亿元、占地62亩的马运路校区今年正式投入使用。该校采用了集团化办学模式,总投入5.5亿元,打造一校三区,目前又投入2.5亿元,筹建占地78亩的锦峰路校区。在加强校园基础建设的同时,学校统一调配师资力量,确保师资均衡、发展同步。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外来人员明显增多,需要读书的孩子数量急剧增长。今年辖区内从幼儿园到高中,需要读书的孩子预计有9500多人,比去年多了1000多人。”高新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

  为此,近3年,苏州高新区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20多所,90%的学校教育设施达到江苏省一类标准,省、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5.6%,基本实现优质学前教育全覆盖。同时,该区深入推进实验小学、实验初中等名校的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探索紧密型、托管型和协作型等多种办学模式,既注重片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优质均衡,又突出抓好学校特色培育,努力打造出了一条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的优质教育“培养链”。

  同时,全区深入实施教师职前两个月的“岗前实训”、新教师为期3年的“雏鹰工程”、为期5年的“青蓝工程”,形成骨干教师成长一体化培养体系。不仅实现了全区所有学校市级以上名师全覆盖,而且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在数量上初步实现了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基本均衡。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全区所有学校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各类校本兴趣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足球赛篮球赛、文化艺术节、学生书画展等已成为各校年度校园文化盛事,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教育、艺体特色学校等素质教育品牌进一步彰显,“一校一品”风貌基本形成。

  打造“15分钟健康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

  “停车、挂号、候诊、检查、取报告……原本耗时耗力‘老大难’的看病问题,如今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医院,只要下载该院全国首创的脱卡结算App,通过院内定位导航系统,患者可轻松找到就诊科室,并知晓就诊医师及排队等候的准确信息。”记者在该院看到,如果不明确自己该看哪个科室,智能导诊系统还会根据患者不舒服的部位和相关情况推荐就诊。

  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3月,医院联合了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成立苏州高新区医联体,初步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为了让前来就医的市民感受到医院的关爱,该院还开通了市区线、苏安线、东山线、金庭线四条免费班车路线,设立图书馆、咖啡馆等休闲放松区域,让等待变得不再焦虑和无聊。“我们希望患者和家属不再觉得医院是冷冰冰的地方,相信也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科技城医院团委书记陈峰说。

  在医疗服务能力上,高新区大力引进人才、开展各项合作,为快速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夯实基础。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公立医疗机构招聘66名医生,其中高层次紧缺人才38人,引进了20位学科带头人。今年2月份,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度合作的肿瘤中心正式成立,引进的南医大口腔临床专家团队顺利通过了市级评审、康复医学中心团队也已到位。此外,该院还打造国际化的苏哈医院,拟引入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端外籍人才和技术,目前医院内部改造和装修基本完成。

  高新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1大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卫生信息建设工程,实现了全区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避免了在不同机构间就诊时的重复检查。

  同时,以“15分钟健康圈”为目标,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目前,狮山、东渚、镇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建成运营;枫桥、浒关、通安、阳山、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正在按标准建设中。此外,全区完成了25万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建立起居民健康指标监测体系,真正实现了健康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的功能。

  2020年“十分钟文化圈”全覆盖

  打通基层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最近,要将狮山广场建成“苏州城市新地标、苏州城市中心客厅”目标的构想,受到广大市民关注。据了解,高新区将以狮山公园为核心,至2020年建成剧场、科技馆、博物馆等代表区域形象的重大文化设施,还山于民,让狮子山成为市民免费休闲娱乐好去处。

  为了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精神需求,加快建立普惠、均等、充裕的现代公共文化供给体系。该区3年内提升了2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扩建、改建41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区各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00%达到或超过省“八个一”标准。同时,立足于新建成的区图书馆、文化馆公益性服务职能的提升,也丰富了服务形式、拓宽了服务广度,使受益群众数量大大增加。

  昨天,记者在新建的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看到,这里,无论老人还是小孩,白领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在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近日,以高新区文体中心为依托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也正式开始筹建,力争用2至3年,将乐团打造成民族音乐创作、演出、研讨、交流的一流平台。

  今年,苏州高新区还组织开展了全区首届歌唱器乐舞蹈大赛、“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高新区阅读节等大型活动。2016年以来,全区各类文化展演活动300余场,公益性讲座150多场,放映数字电影1000余场,累计惠及群众55万人次。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步强化‘自选’特色新模式。”苏州高新区文化局负责人说。例如,在浒墅关开设草席文化馆,馆内设有草席历史文化墙、草编制品展示、草编农具展示、席草成草全过程的展示、浒关草席商铺名册展示、草席制作流程的人偶模型展示、草席新潮文化的展示墙等。意在重振浒墅关“关席”的雄风,秉承草席之乡的历史文脉,激励现今尚在坚持手工织席的工匠们,继续以“传承、创新、超越”的精神把席草文化发展得更好、更辉煌。

  此外,在枫桥街道与科技城大院大所中试点开展“文化零距离”工程,探索文化网格管理机制;筹建全市首家区级少儿特色图书馆和城市文化客厅,整合全区群众文化艺术资源,打通基层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打造一村、社区一特色品牌。

  至2020年,全区“十分钟文化圈”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将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标签:

责任编辑:贾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