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探索诉讼服务外包
让法官轻装办案集中精神审判
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 服务外包并非新兴事物,但是法院的诉讼服务外包就少见了。记者昨天从苏州中院了解到,该院的诉讼服务外包工作从去年开始投入运行并不断完善之后,已经获得了多方肯定,4月6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到苏调研时,对苏州中院结合智慧审判开展诉讼服务外包这一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近年来,案件量长年高位攀升,一系列繁重的事务性工作牵扯了法官及书记员大量的时间精力。“一个案件庭审可能只需1个小时,但开庭传票送达、证据材料在诉讼参加人之间转递、法律文书送达、审判信息录入上网等各项事务性工作加起来要耗费好几天时间。有时为加快办案流程、方便群众诉讼,法官也帮着做。”中院民一庭书记员郭玮介绍。
苏州中院副院长石水根介绍,随着该院“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建成和运用,包括案件信息自动回填、材料流转人机互联、庭审语音识别转写、简易裁判一键生成等大部分审判辅助工作已经能够借助高科技手段完成。而对于司法性不强且无法完全用技术手段解决的审判辅助工作,通过诉讼服务外包方式进行剥离。通过服务外包集中处理审判非核心工作,有助于相关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和便捷化。原先出现过的诉讼材料电子扫描不及时、内容不齐全、效果不清晰等问题都已迎刃而解。通过服务外包工作扫描生成的高质量电子卷宗,为法院电子质证“随讲随翻”、文书制作“左看右写”等智慧审判功能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苏州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设立了诉讼材料集中收发扫描中心,六名着装齐整统一的服务外包人员正在法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案件诉讼材料有序进行收发、扫描。通过服务外包方式,该院安排5名服务外包人员协助法院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负责回答有关案件合议庭组成情况、法官联系方式、案件流程信息等问题,有效解决了法院人手紧缺的问题。
为严格管理服务外包工作,苏州中院制定了《诉讼材料集中收发扫描操作流程(试行)》和《诉讼服务中心服务外包人员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工作流程、完成时限、操作要求及岗位责任等,同时加强服务外包岗前培训,将考评结果与服务外包费用挂钩。为加强对服务外包人员的监督,保证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保守审判秘密的有关规定,苏州中院还建立了诉讼材料中转云平台,确保材料收发、扫描、流转情况实时记录、全程留痕。在考核机制方面,苏州中院根据日常考勤、工作责任心及执行力、用户投诉、应急保障、工作加班等有关情况,对服务外包人员进行加、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