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交远期规划:40分钟 市区“任意达”
中国江苏网讯 随着轨交4号线的开通试运营,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21公里,而这只是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的16%。
2017年初,苏州轨交远期线网规划的修编工作启动,我市规划建设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6条市域轨道交通,总里程768公里。目前,包括6、7、8号线和S1线在内,规划线路总长度143.8公里的第三期建设规划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专家评估,正在等待批复。
苏州轨交线网规划的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分部主任蔡润林说,远期轨道交通的设计目标是:“市区范围内,市民无论身在哪里,借助轨交前往任何一个目的地,都可在40分钟内抵达。”
市区线网远期总规模391.4公里391.
远期,市区轨交线网由1-9号线构成,总规模达到391.4公里。除了已经开通的1、2、4号线外,其他6条线的走向如下。
3号线:苏州新区站至夷亭路站,全长45.2公里,设站37座,串联高新区、吴中区和园区,在城区内形成U型线路。
5号线: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集散中心站至阳澄湖站,全长44.1公里,设站34座。为线网中东西向骨干线路,串联起吴中胥口镇中心、木渎古镇、高新区核心区、古城区、园区湖东地区等。
6号线:是城市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客流通道,为西北—东南方向的对角线,连接高新区、古城区和工业园区,强化金鸡湖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古城的服务,同时也是城际客流的重
要集散线路。
7号线:古城东侧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串联南北向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区,强化湖西核心区(CBD)与高铁新城的联系,同时也是高铁苏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8号线:为古城外围从西北到东南的骨干线路,连接高新区、相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多个城市中心,在相城区和工业园区内部串联多条平行线路,与3号线在线网中构成“组合环”;同时连接园区内部的城铁商务区、园区CWD、科教创新区。
9号线:规划区北部的联络线,起于吴中光福镇,途经高新区西部、苏州新区城际站、相城片北部,并衔接阳澄湖度假区。
市域线网将以放射状延伸
根据相关方案,苏州市域轨道线网以苏州市为中心,呈放射状,线网包括S1-S6线,总规模约377公里。
其中,S1线及支线是苏州市域东西走廊联系线路,沟通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太仓,并沟通阳澄湖、花桥等综合交通枢纽。昆山花桥段的线路从花桥至兆丰路,全长6公里,车站3座,目前与上海11号线贯通运营。
S2线是苏州城区与昆山、太仓轨道交通快速联系通道,并沟通昆山南、昆山、太仓等综合交通枢纽。
S3线为苏州南部东西向旅游联系通道,串联太湖、同里、周庄、淀山湖等重要旅游节点,以服务旅游为主,连通吴江综合交通枢纽,并预留与上海连通条件。
S4线:苏州市域北部南北向联系线路,快速连通常熟港区新城、城区、沙家浜、辛庄,衔接2号线,与苏州北站相通,并可快速到达苏州城区。
S5线:苏州市域西部北部南北向快速联系通道,实现张家港北站、汽车站、主城、塘桥、凤凰、尚湖与苏州主城区和高铁站的快速联系的南北向市域线。
S6线:苏州市域南部南北向快速联系通道,主要连通苏州主城区与吴江松陵、盛泽。
未来5年每年完成轨交建设38.2公里38.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从2017年-2022年未来5年期间,我市轨交平均建设里程计划达到38.2公里/年。
2017年,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计划总投资95.1亿元,其中3、5号线投资为88.2亿元,这两条线路已全面开建。
苏州轨交集团表示,在取得第三期建设规划批复和各项目立项报批进展顺利的前提下,力争:2019年开通3号线;2021年上半年开通5号线;2017年开工建设6号线、S1线,2022年开通;2018年开工建设8号线,2022年开通;2019
年开工建设7号线,2023年底开通。
蔡润林说,更快速将是今后的目标,除了运行时速为30-40公里的常规性的线路外,今后有计划发展轨交快线,其运行时速将达到60公里。
相关链接
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划分为“区域轨道、市域轨道、市区轨道、有轨电车”4个层次。
区域轨道包含高铁、城际、普铁等,主要服务长三角区域及更广阔的国铁覆盖区域,承担城市之间点到点的联系需求。
市域轨道针对区内中等距离出行,主要服务苏州市域及周边城镇延绵带,承担城镇连绵带内部组团间的客运交通联系。
市区轨道满足城区短距离出行,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及规划拓展区,承担城区内部各功能片区间的大量客运交通联系。
有轨电车为市区内部公交系统,主要承担内部公交系统功能,与外部公交系统通过枢纽进行转换,引导市区内部公交方式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