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园林“野百合”的春天在哪里?
游客们正在游览定园。游客们正在游览定园。
旅游团队正在进入定园。作为苏州市区唯一的民营园林,定园正遭遇“门票经济”的瓶颈。
中国江苏网4月16日讯 连日来气温一路走高,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一拨又一拨地拥进苏城。
苏州园林甲天下,来苏州旅游的人们,几乎没有人不去游览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留园、沧浪亭……这些顶着世界文化遗产桂冠的古典园林,早已成为苏州旅游最耀眼的名片。
在苏州众多的园林中,有一个园林有些另类——论知名度,它无法与拙政园等古典园林相提并论,论历史,它建成开放至今不过十几年,更“另类”的是,它是一个私人老板投资的民营园林。
这个园林就是定园,一个“草根”景区,在群芳争艳的苏州旅游市场中,其生存状态就如同一株“野百合”。
A
私人老板的“造园”梦
定园位于虎丘山南麓的茶花村,普福路西首。
定园的主人名叫刘定伟,现年62岁,“定园”中的“定”,就来自于他的名字。
刘定伟告诉记者,他是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从小就喜欢园林。“1980年代我就开始经商,多年下来积累了一些资本,”刘定伟说,2003年时,他从事供水工程,当时,茶花村打算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旅游业,“村里和我达成协议,村里出土地,我出资金,共同建造一个水乡民俗风情园,由我经营30年后无偿捐献给国家。”
亲朋好友中几乎没有人支持刘定伟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刘定伟是把钱往水里扔。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能给社会留下什么。”刘定伟说,他心里一直有个“园林梦”,希望能给后人留下一座精美的园林,“有人对我说,苏州已经有了拙政园、狮子林这样的古典园林,再造一座新的园林,跟这些古典园林怎么拼?而我觉得,古人建造拙政园时,也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始的,我只要尽心尽力,也能造出精品来,一百年、二百年之后,它说不定也能成为文化遗产。”
为了实现“造园梦”,刘定伟孤注一掷,他倾其所有,还东挪西借,总共投资了近7000万元,“在当时,7000万元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投资开发一个小区都绰绰有余。”
如今的定园,占地面积108亩,拥有塔影湖、岁时节令长廊、双照井、紫云阁、刘伯温衣冠冢等景点,刘定伟介绍,定园充分发掘茶花村的历史,在园内种植了白兰花、茉莉花和玳玳花,“这三种花是制作苏州传统花茶的原料,因此被称为‘茶花’,茶花村曾经盛产‘茶花’并因此而得名。”此外,园内还集中展示漆雕、石雕、铜雕、竹雕、木雕等苏州传统手工艺以及时令民俗。
在刘定伟看来,定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
B
被一日游“玩坏”了?
刘定伟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定园,却一直争议不断,去年还出现了一场严重危机——因为遭到游客投诉,旅游主管部门对其作出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
游客们为什么要投诉定园?记者发现,他们投诉的焦点集中在一日游“黄牛”和“黑导游”们的虚假宣传,“黄牛”和“黑导游”以各种忽悠手段把游客们带进定园。
对此,刘定伟并不否认,但他同时鸣冤,认为自己也是“黄牛”、“黑导游”的受害者。
“我们是一个民营景点,必须尽快收回投资。”刘定伟说,目前,定园的客源以外地团队为主,但一日
游的客源也占一定比例,“作为一个民营企业,
我们需要一日游,但又没办法规范一日游的市场经营行为。实事求是地说,游客们受的是一日游的气,而不是定园,他们在跨进定园时已经一肚子气了。”
记者在定园内随机采访了几名游客,他们印证了刘定伟的说法。
三名东北游客告诉记者,她们是在上海报名参加“苏杭二日游”的,报名时,旅行社说两天行程总共收费350元,包含了交通费和各景点的门票,“当时我们也不相信这么低的价格,而带队导游拍胸脯保证,说之所以便宜,是因为现在是旅游淡季,景点门票的优惠幅度很大。”于是,这三名游客相信了,登上了苏杭二日游的大巴。当导游把她们带到定园时,她们发现需要另外付费,于是就感觉上当了。“如果旅行社事先说明游览定园需要买门票,我们也不会生气。平心而论,这个园林还是蛮不错的。”
记者发现,并没有游客对定园本身给予差评。一位来自河北的大爷表示,虽然定园“名不见经传”,但它确实是一座具有苏州特色的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景色挺美的。”
刘定伟表示,他也希望苏州的旅游警察能早日上岗,采取措施净化一日游市场,定园也会更加努力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C
“门票经济”遭遇瓶颈
刘定伟坦言,他觉得自己当年的投资有些冲动,要不是有梦想作支撑,定园早就要关门了。
“当初朋友们说得很有道理,苏州已经有了拙政园等一批著名的古典园林,一座新造的园林是很难和它们竞争的。”刘定伟告诉记者,目前定园的利润很微薄,按照回报比例看,这样的投资算是失败的。”“
刘定伟介绍,定园所有的收入几乎来自门票,因此,其经营需要大量的旅游团队来支撑,但旅游团队是把“双刃剑”,因为导游们通常把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游客们在园子停留的时间很短,因此产生不了什么二次消费,进而使得园子的经营越发依赖于门票,陷入了恶性循环。
记者注意到,进入定园的旅游团队络绎不绝,园子里看起来很热闹,但刘定伟苦笑说,热闹只是表面现象,产生的效益却不高,因为,门票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优惠给旅行社和导游了。
业内人士认为,大量的旅游团队对定园而言并非好事,因为“人山人海”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使得游客感觉不舒服。
“定园是苏州市区唯一的民营园林,它就像一株孤零零的野花,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是无法支撑到现在的。”刘定伟说。
D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作为苏州市区唯一的民营园林,定园怎样才能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
苏州旅游业界资深人士肖先生表示,定园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同质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定园和拙政园属于同一类景区,大家都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但定园无论是名气还是历史,都无法和拙政园相提并论,因此,它决不能走和拙政园同样的经营道路,通俗地讲,定园不能靠‘卖风景’为生。”
肖先生说,“卖风景”是传统的旅游经营模式,现在旅游业界正在探索从“卖风景”转向“卖服务”、“卖体验”。“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定园,既然在‘卖风景’上无法和传统园林竞争,那么它不妨另辟蹊径,推出一些特色产品。比如,在园内打造一个高档的园林酒店,让游客们住下来,深度体验苏州的特色菜肴、评弹、昆曲,这样一来,既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又能拉长游客的消费链条;再如,定园和虎丘婚纱产业区靠在一起,那么不妨把园林和婚庆产业结合起来,打造婚纱摄影和传统中式婚礼基地;另外,‘茶花’是定园的一个特色,也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恢复苏州花茶,形成特色旅游商品……总之,定园必须设法冲破门票经济瓶颈,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肖先生还建议,定园可以走联合的道路,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一方面,它可以设法和虎丘景区、山塘街景区结成旅游共同体;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与旅游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比如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刘定伟说,他正在尝试新的经营模式,目前正在和中国作家协会合作,打造一个诗歌朗诵“雅集”基地。
“虽然长在寂寞的角落里,但野百合也应有它的春天。作为苏州市区唯一的民营园林,我们希望定园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会尽力帮助它转型升级。”姑苏区旅游主管部门相关人士说。本报记者 高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