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公布2016年看病大数据
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儿院)公布了2016年自家的大数据,小编简单看了下,这份全是表单的数据其实说明了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孩子容易生什么病,哪天医院人比较多……知道了这些,很多宝宝的疾病都可以提前预防!
小编一项一项简单地把这些数据解释下,虽然只是附儿院单个医院的数据,但是在苏州范围内算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希望宝爸宝妈们可以稍微注意下。
……
儿童医院2016年度大数据报告
揭晓答案!
爸爸妈妈们赶紧看过来!
门急诊的最主要疾病
爸妈最需要预防的疾病

综合各年龄段来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普通感冒)是门急诊的最主要疾病,也是所有年龄段的主要疾病之一。
到了青春期阶段,变应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排在前列,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成为少年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
全年门急诊量 近200万人次
2016年全年,门急诊总人次为1903005。据2015年11月苏州市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5万人。因此,相当于在全年内,全市常住儿童每人就诊1.81次,换句话说,平均每名儿童一年内约来过两次儿童医院。
小编提醒:大部分孩子都经常感冒,一定要及时预防感冒。
日均门急诊超5000人次
苏州的孩子生病去门诊频率高
全年日均门急诊量为5214人次。
其中最高的一天为8月11日,达到7184人次;
最低的一天为2月8日(年初一),为1504人次。
行业内横向对比,2015年全国三级医院的日平均就诊人次为1936,苏大附儿院达到全国三级医院平均值的2.7倍。
小编提醒: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就诊的高峰期。苏州的天气比较多变(或者其他原因),生病的孩子去医院的频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日均入院124人次
苏州的孩子生病入院频率依旧高

2016年入院总人次为45187,日均入院量为124人次。
其中最高的一天为7月5日,达到183人次;
最低的一天为2月9日(年初二),为48人次。
行业内横向对比,2015年全国三级医院的日平均入院量为88人次,苏大附儿院达到全国三级医院平均值的1.4倍。
小编提醒:再一次验证了寒暑假前后,孩子生病的几率比较高,苏州宝贝生病入院的频次也是高于全国的。
医院一天总人流量达18000人
苏州附儿院的人非常非常多
假设每名患儿有2名家长陪同(事实上,门诊患儿通常有3-4名家长陪同),日均门诊5214人次,住院患儿1083人次,总共有12594名家长,加上患儿,医院一天总的人流量达到18891人次。
行业横向对比看,全国三级医院每名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8.1,苏大附儿院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为11,苏大附儿院医生日均负担诊疗人次为行业平均值的136%。
小编提醒:儿童医院每天都有庞大的人流量,提醒家长看管好孩子和随身物品,带孩子就诊时切莫惊慌失措,要做好就诊前的准备。儿科医生的压力也远远超过一般的儿科医院。希望爸爸妈妈和医生们能互相理解。

周末门急诊接诊量最高
苏州爸妈们尽量周五去

把2016年全年的门急诊总量按一周7天分别统计来看,其人次量从高到低排名是:
周六、周一、周日、周三、周四、周二、周五
患儿中男宝宝显著多于女宝宝
儿科医生提醒:
接诊量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总量范畴,并非周五去医院人就很少不用排队,实际还需要根据家长的具体情况,科学安排时间就诊,此数据只提供参考,避免家长在就诊高峰时就诊。
此外,门诊未按时就诊、过号插队的问题比较突出,经常出现门诊医生早上“空叫号”,高峰时家长“插号”的现象。特此提醒家长持挂号单及时到候诊区等候就诊,以免错过就诊。苏大附儿院也会采取必要措施改进门诊流程,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门诊患儿大多在4岁以内
刚出生到4岁期间最需要注意
门急诊患儿中。0~3岁年龄段是最多的,1岁以内是高峰,到2岁有所回落,3岁又有一个小高峰,从4岁以后,呈逐步减少趋势。
这是为什么?
据苏大附儿院呼吸科副主任王宇清介绍,3岁以下婴幼儿患病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该年龄段患儿的呼吸道解剖学特点、生理学特点和免疫学特点三个因素决定了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