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市民过成了“逛吃节”
中国江苏网4月5日讯 扫墓是清明节的头等大事,除了扫墓,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居民马女士的这个清明节是在一片逛吃声中度过的。那么其他市民是以何种方式度过这个小长假的呢?像马女士这样的逛吃族占比有多少?这个小长假过得让人心情舒畅还是疲累不堪?本期“社区微调查”关注清明小长假市民的过节方式和感受。调查在双塔街道的锦帆路社区、滚绣坊社区、二郎巷社区和平江街道的鼎尚社区、新湘苑社区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七成受访者认为3天假期比较合适
春节过去,紧接着是节假日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三月,转眼又过了清明节……在家住二郎巷社区的80后白领小张的眼里,这些刚过去的一个个节日被“复制粘贴”着过了,无非就是逛吃逛吃逛吃。
按理说,假日中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一定是轻松惬意的。但是,日前中国青年报社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对过节表示“疲劳”——身心俱累。在导致“过节疲劳”的原因上,58.6%的受访者认为是应酬过多,休息不足。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假期的长度。一般而言,在7天左右的长假中,人们普遍会选择长途旅行或者多次聚餐。而在3天小长假中,人们更愿意选择短途游或者相对放松的娱乐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疲累感。
本报记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8.8%的受访市民认为7天长假反而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而3天的小长假对日常生活秩序改变不大,比较容易接受。时间较短的小长假似乎更受普通市民的欢迎。
这个小长假的打开方式高度趋同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清明小长假过节方式的“复制粘贴”程度更高,大家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祭祖扫墓是这个清明节的头等大事,尤其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锦帆路社区居民龚凌霞在清明节期间和家人给祖先扫完墓后,还约上老姊妹到灵岩山去玩了一趟。龚阿姨说,扫墓是一年一次的重大家族活动,年年都很重视。家里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到祖先的墓地走一走,献上一束花,表达自己的思念。
90后市民张云晨和家人早在清明节期间的周末就完成了扫墓,因此这个小长假,他和朋友约好了自驾去泰州玩。选择泰州的理由,一是离苏州比较近,两天之内一个来回比较合适。二是可以避开热门城市热门景区的汹涌人流。而且现在泰州的油菜花开得正盛,利用小长假正好去看看“别人家的油菜花”。踏青之余,再尝尝当地的小吃土特产,虽然并不有名,但也是别有风味。“
49岁的严黎声是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书法家。他的过节方式稍微有点与众不同。严黎声说,每逢过节,他都感到有些疲劳。一是需要接待亲戚朋友,迎来送往,同时聚餐也少不了,时间用来推杯换盏了。这样一来,读书写字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严黎声说,假日里他希望能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
避免复制粘贴过节玩出新花样
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最常见的过节套路是聚餐和购物,用“逛吃”两个字可以高度概括。有专家分析,除了生理上的透支以外,心理上的无力感也会导致疲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期并不是越长越好。像春节十一这样的七天长假,虽然适合长途旅行,但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累,要恢复过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自驾游爱好者赵先生告诉记者,3天的话,既有比较充足的放松时间,又不至于把自己弄得太累。虽然只比周末多出了一天,但正好适合自驾短途旅行,这样就给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过节方式增加了很多可能性。
那么,过节如何也能玩出新花样?记者特地走访了一些弄潮逐浪的90后——其实小长假除了吃喝和旅游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比如射箭体验、密室逃脱、VR体验等,这在一些年轻人中间已经悄然流行开来。总的来说,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小长假中还是有很多新鲜事物可尝试,给生活增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