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苏州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 谱写“春耕”曲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3-23 09:40:00

  中国江苏网讯 春耕备耕,姑苏大地一片繁忙景象。苏州广大干部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察实情、解难题、促富民,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责任田“精耕细作”,努力实现“六个一”目标,即收集一批社情民意、促进一批企业创新、推动一批项目建设、化解一批矛盾问题、总结一批基层典型、完善一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苏州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省委书记李强在“县委书记工作论坛”上,对苏州“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指出,开展“六个一”走访调研活动是服务群众、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两聚一高”的关键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大走访推动大落实、大排查、大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

  我市自春节后启动“六个一”走访调研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与群众、企业结“对子”、攀“亲戚”,广泛寻求破解之策。截至昨天,全市7887名领导干部走访群众9557户、企业6796家,梳理问题5895个,迈开脚板、沉下身子,在责任田中谱写着一首首为民服务的“春耕”曲。

  深入企业把脉发展痛点

  为创新“放大招”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领导就分头深入基层开展“六个一”走访调研。聚力创新,企业是发展的主体,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领导走进车间、工地、 研发中心,与数十家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推进情况,帮助企业搭建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平台。周乃翔来到苏州八爪鱼在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走访,在与负责人交谈中了解到,目前苏州互联网旅游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招才引智遇到瓶颈,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打通企业与本地高校之间的人才通道。周乃翔随即表示,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将积极为八爪鱼这样的创新企业与本地高校对接牵线搭桥,让人才充分流动,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 

  市委副书记、市长曲福田来到“85后”创业者陈阳家中,与他促膝交谈,询问互联网创业的经历,当得知年轻创业者对电商专业培训有较大需求时,他表示,政府将为互联网创业者搭设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广大有抱负有才干的青年人继续保持创业激情,在新业态、新领域方面多探索,政府将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在基层大走访中,我市各地各部门正视企业发展难题,不回避不拖延,聚合各方资源,寻找破解瓶颈的办法。仓和精密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在扩大研发和经营投入中遇到厂房和研发用地困难,市人大机关积极与公司所在区、街道对接,“腾笼换鸟”,有计划推进精密制造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推动其新项目上马。市地税局了解到企业对于营改增和企业所得税新政策把握不准等困难,对相关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积极落实减税清费降成本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走访调研收集了一批意见建议,推动了一批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加快出台。《关于鼓励企业通过人才中介机构招才引智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设立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政策正酝酿出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放管服”举措加快落地,政府为企业创新“放大招”“出实招”。

  走进百姓家庭分忧解难 “走心”政策干货满满

  聚焦富民,群众致富最大的潜力在创业。领导干部走访调研中与创业者沟通交流,并就创业者提出的用工、融资等难题,帮助寻求解决方法。经营民宿的俞慧向市领导介绍,民宿人气兴旺,营业额增长较快,但由于受到基础条件等限制,在拓展经营上有点放不开手脚。市领导当即表示,将加快出台政策,完善规划配套,推动民宿产业、全域旅游发展,让创业之火燃得更旺。

  走访中,干部更加注重与群众共同探讨社会管理之策,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市食药监局在“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中加强与县市食药监部门的上下联动,更多地发现食品药品监管过程的难点问题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为苏州老百姓饮食用药安全提供更好的服务。市市容市政局在农村垃圾处理、道路桥梁建设、村庄照明等方面,根据结对村、社区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工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在基层走访调研中,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困难党员和群众成为重点关心对象,市委组织部、市信访局、党史工办、商务局、审计局、物价局等对需要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和群众对党委、政府的真实意见作了详细的记录。

  每一次凝视,每一笔记录,都是为了富民惠民政策更加精准、措施更加有力、服务更加“走心”。在深入走访调研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聚焦富民”33条政策意见确定的路线图,苏州出台了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十条意见,在深化改革惠民、优化创业服务、拓展就业空间、推动农民增收、完善救助机制、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创新举措,拿出“干货”。

  平台“批量”收集意见

  制度保障走访不走过场

  今年,市委就常态化推进“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制定了工作方案,“六个一”大走访有了制度化的保障。方案对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细化分解。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要求全市干部深入了解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摸清企业创新发展“家底”,了解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攻克技术瓶颈,特别是在追求自主性、原创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意愿,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收集社情民意方面,要收集群众在社会热点、改革难点、民生重点等方面问题的意见建议。

  方案还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大走访,用一年时间对城乡居民家庭和企业走访一遍,力争做到一户不漏、一企不落。市、县(区)两级机关,以部门为单位,由班子成员带队,成立工作组,分别与镇、村一一对应,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让党员干部从“案头”奔向“田头”,做到“走村不落户、村村见干部”。

  为更好收集民意,了解民情,扎实抓好问题建议的流转交办回复,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我市依托市便民服务中心12345热线平台,建立了“苏州市‘六个一’走访调研工作信息平台”,平台上每一份登记表,详细记录了走访单位、走访时间地点、带队领导、走访群众户数、搜集问题数量、现场解决问题数量、登记协调问题数量、问题内容等信息。

  根据要求,每次“六个一”调研走访后5个工作日内,要将收集到的问题意见和民情日记录入信息平台,并按要求跟踪进度。除特殊情况,承办单位须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进程,30个工作日内提交办理结果,杜绝走访变成“走过场”。让工作直通群众的小院子,把眼睛和耳朵延伸到每一个家庭,用脚步感知百姓冷暖,用实干呵护企业发展,一股大走访、大落实的清新之气在全市蔚然成风。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