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研究》完成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1-24 10:13:00

  67年来古城保护那些事儿

  中国江苏网1月24日讯  1981年6月9日,《苏州报》在头版开辟《怎样把苏州建设得更美好?》专栏,开栏是谢孝思的《一点建议》,他在文中写道:“我们既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的苏州,又要建设一个风景旅游城市,这里面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呢?……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苏报讯(首席记者 徐蕴海)从1949年至今,苏州古城保护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近日,由市规划局组织开展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研究》顺利完成,首次对这一历程进行了梳理,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项目负责人、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谢鸿权介绍,此次研究的项目组由来自历史、建筑、规划等方面的6位专家组成。2016年9月开始,他们通过实证式地研究,认真梳理了从1949年到2016年期间,苏州古城以及2012年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以来的保护历程,系统总结了所取得的成就,并对67年来的保护政策、保护机构、园林、道路、桥梁、水系、城墙、城门、建筑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叙述和总结。

  根据研究成果,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分为6个时期和两大阶段。6个时期为:1949-1965年苏州古城的局部保护时期;1966-1977年苏州古城遭受破坏和保护停滞时期;1978-1985年苏州古城保护恢复时期;

  1986-1995年苏州古城全面保护肇始时期;1996-2012年苏州古城保护的全面开展时期;2013年至今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深化和再出发时期。

  6个时期又可归纳为两大阶段。其中,1949年到1977年为第一阶段,人们对于苏州古城的历史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对苏州的城市定位不够明确,城市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城市管理缺乏规范性,虽然一直存在着对古城的局部保护,但生产建设过程中一些不当措施,尤其是城墙的拉拆除和河道的填埋,对城市的整体景观破坏极大。1978年至今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人口迅速膨胀,苏州古城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但是由于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定位的准确,采取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科学策略,使得古城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取得了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效果。

  新闻纵深

  吉光片羽闪耀历史长河

  向我们身边从未断绝的古城保护之声致敬

  □首席记者徐蕴海

  如何在飞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保存人类传承下来的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保护面临的核心问题。

  从1949年到2016年,苏州的古城保护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研究》项目组成员之一、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徐永利说,这67年,小到河道、街巷、建筑、城墙、园林各个方面,大到古城整体风貌,建设、保护、破坏交错进行,利益各方的博弈此起彼伏。

  在梳理这段历史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挖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发现“保护的意识如涓涓细流从未断绝,最终达成了保护和发展双赢的共识”。

  从填没到开发水上游

  中张家巷河47年后“死而复生”

  “绿浪东西南北水”“人家尽枕河”,水城风貌是苏州古城最具代表性的风貌。然而,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古城水系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破坏最严重的是在1958年、1969年前后”,对古城河道保护进行研究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楚超超说。

  1958年,苏州出动15万人次,填平河道13条,计5.8平方公里。填河原因,一方面是出于环境整治需要,部分河道因周围居民乱倒垃圾造成严重淤塞,环境脏乱差,另一方面也出于城建需要,填河筑路。平江河——内城河的中张家巷一段,550米长的河道,便是在1958年因修筑道路而填没。城中主要街道如景德路、观前街、中街路、养育巷、人民路也皆由填河而拓建。1969年,苏州开展河道改造工程,将古城部分内城河道填没后构筑成防空工事,上层为人防疏散干道,下层作为城市排污水管道,北寺塔河、干将坊河等当时均列入改造之列。

  直到2005年,在填没了47年后,中张家巷河才得以“复活”。在当年进行的苏州市城市中心区河道整治工程中,参照《平江图》和《姑苏城图》等史料,中张家巷的河道重新开挖,共挖了1000米,当年完工,并整修了驳岸。楚超超介绍,从1996年到2012年,是“保护意识深入”的阶段,苏州对古城河道的保护扩展到整个水系河网,古城区35公里河道清淤;建成区30公里河道全面整治疏浚;城区河道进行了大换水,水位上升达3米;外城河开展了一、二、三期工程和环城河清淤工程。

  2013年后,河道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和景观生态价值被挖掘出来,中张家巷河、王天井河以及古城西北部内城河等被纳入水上游线之中,除了要延续水道的历史格局,还要求在修缮驳岸时利用传统材料尽量恢复原有风貌,沿河建筑高度要与河面宽度保持适当的尺度比例,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的优美意境,在沿岸则设置休息设施,方便人们欣赏水巷景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古城墙拆除与保护的博弈惊心动魄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墙,同样经历了拆除、保护、修复的历程。而令徐永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即使在“拆墙”大举进行的时候,保护的声音也始终存在。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研究》成果显示,苏州解放时,苏州古城共有10座城门,城墙基本完整。1949年9月2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拆除城墙”提案书。1950年,市建设局绘制了一张《苏州市市区专图》,这是苏州历史上唯一详细调查城墙的地图,也是最后一张可以全览苏州城墙风貌的地图,“相当于给苏州的古城墙画了一个遗像”,徐永利说,这一举动本身折射出了一种价值判断,即古城墙是珍贵的,拆除会对城市带来极大的影响,需要记录下这段历史。

  对1958年苏州拆除城墙的经过,各方博弈的过程,徐永利用了“惊心动魄”这个词。

  先是中央文化部办公厅发函,同意逐步拆除城墙,但指出对有名胜古迹性质的部分,“务必予以坚决保留。”当年3月31日,苏州市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除胥门、盘门、金门及部分城墙保留作为历史遗迹供参观研究外,其余全部拆除。其间,市政府邀请专家研究拆城墙后城市的发展规划问题,同济大学的冯纪忠、金经昌、陈从周等都劝说不要拆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墙,并提出解决交通和城市发展方案,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也派阮仪三和顾铁符先生前来苏州劝阻。4月19日,列宁格勒建筑总工程师克涅亚席夫来苏考察并指导规划建设,认为“无论从功能来看还是从建筑艺术来看,都不能去拆城墙”。4月22日,根据市人民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苏州城墙除保留部分作为遗迹供今后观赏、研究外,其余将全部拆除。当年7月,拆除平门城门、娄门的内城门和水门。

  幸运的是,经过大规模的城墙拆除运动之后,苏州仍然保留了少量古城墙,如水陆盘门等,“吉光片羽,为后来的保护提供了支撑”,徐永利说,上世纪50年代以来,保护的声音从未断绝,后来无论是盘门景区的建设,还是平门段、相门段、阊门段、娄门段、姑胥桥以北段和齐门桥以东段一系列城墙的保护修缮等,都是与之相呼应的结果。

  从“独唱”到“合唱”

  名城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

  回顾苏州古城保护的历程,“在关键性的节点,幸亏有识之士力挽狂澜!”项目负责人、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谢鸿权如此感慨。

  其中,苏州文化名人谢孝思被视作是“标杆式的人物”。

  1951年开始的拙政园修复工程,便由当时担任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谢孝思主持。1953年6月12日,苏州市政府决定成立以谢孝思为主任委员的苏州市园林修整委员会,重点修整一批名胜古迹,包括狮子林、沧浪亭、留园、虎丘、环秀山庄、北寺塔、怡园、苏州公园等园林名胜。谢鸿权说,在确定园林保护方向时,当时有一种声音,要将古典园林改成现代人民公园,在谢老等的坚持下,最终按原状原貌修复了古典园林。

  30年后,苏州古城保护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1981年初,苏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把苏州市建设成为园林风景旅游城市。2月24日,国务院将苏州列为全国环境保护4个重点城市之一,明确苏州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当年6月9日,《苏州报》在头版开辟《怎样把苏州建设得更美好?》专栏,开栏是谢孝思的《一点建议》,他在文中写道:“我们既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的苏州,又要建设一个风景旅游城市,这里面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呢?……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通过这一专栏,《苏州报》编辑部收到100多篇讨论稿,许多保护古城风貌的建议在此后出台的总体规划中得以采纳。

  谢鸿权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专家学者的“独唱”,到全社会的“大合唱”,苏州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从线到面,从重风貌、轻内涵到重民生、重文化的名城保护道路。随着《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提出了保护、利用与发展并举的名城保护观,“今后更应该倾听民间合理的保护建议,吸纳民间的保护创举,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构建全社会共同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标签:

责任编辑:贾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