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又烧脑 暑假之痛如何解
中国江苏网8月8日讯 正值暑假,一篇题为《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文章最近在网上热传。一位高管妈妈列举了孩子暑假游学、上辅导班等费用,总额3万多元,让人咋舌。家长“烧钱”,孩子“烧脑”,繁重的暑期“恶补”,触动家长与孩子的痛点。
从众心理下,暑期培训热度不减
8月5日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南京紫峰大厦的一家培训机构教学点,二楼门口和一楼大厅咖啡厅的座位上已坐了不少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接到孩子的顾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但已经在这边上课一年多了,报了两门课,一年下来费用1.5万元左右。
记者点开南京一家著名的培训机构官方网址,发现他们在暑期开设了大量课程供家长和孩子选择。英语、数学、作文科目最为热门,“大班”课程通常每门2000元左右,共上10次。一般说来,不少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上三四门课程,再加上艺术、体育等特长培训,如果想把孩子们的暑假“填满”,上万元的培训费可谓是刚“起步”。几位家长透露说,除了大班教学之外,还有“名师一对一”“精品班”等多种授课方式,课时费一个小时要三五百元,一个暑假下来,一门课几千、上万元不足为奇。
暑期培训班高烧不退,家长的“从众心理”是重要原因。南师大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副主任陈红燕说,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背景下,家长普遍感到恐慌,因而相互攀比,不计成本,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在狭窄的成长通道中争得优先权。
谢明惠是镇江一位6岁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幼小衔接”,暑假她是这么安排的:拼音课一周三次,英语课一周两次,此外还有钢琴课、游泳课。为此,刚买了2万多元的钢琴,还是便宜的基础款。她说:“现在教育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给孩子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辅导班、特长班,我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撒下千金,也许只是一场奔忙
游学,成为暑假一大烧钱热点。记者在网络上查询“南京游学”关键词,发现2万至3万元左右的价格最为常见,以欧洲、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最为热门。“对话顶级名校”“博物馆之旅”“全真课堂浸泡”“寄宿式家庭”等关键词,都成为吸引家长的亮眼标签。
南京某小学五年级学生都都,这两天还沉浸在澳大利亚游学归来的兴奋中。都都的母亲陈小洁告诉记者,这次游学之旅共12天,花费2.3万元。自己最看中的是这次孩子出去是住在澳大利亚当地人家里,每天和住家的孩子同吃同住,还一起去当地学校上课。因此,对于这笔花费,陈女士认为值得,“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又能让孩子尝试融入当地人生活,开拓了眼界,与住酒店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像这样动辄数万元的游学,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少富裕家庭孩子的暑假“标配”。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动辄数万元花费不是小事,需要量力而行,在教育机构选择、游学路线及项目安排上,家长也应仔细甄别,不能草率盲目。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看一下,有的孩子只多学会了两三个英语单词,“撒下千金一场奔忙”就没必要了。
南京乐而彩文化艺术培训公司负责人罗雅静提醒说,许多家长随波逐流,在商业机构的宣传攻势之下,误以为给孩子选择了很多培训班科目,就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有时候,钱花了、时间花了,反而会起到“拔苗助长”的副作用。暑假期间,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真正回归到孩子的兴趣和乐趣,比如,对于低年级、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过早地进入到灌输式教育中去。
“七彩夏日”,何时能真正实现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很多家长也在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自由自在的暑假,但还是纷纷选择给孩子套上“紧箍”。这样的纠结,既沉痛也无奈。暑假到底该如何合理安排?
“暑假很想玩,不想补课。”在采访中,一位小朋友小声告诉记者,补课又花钱又枯燥,补习的内容上课还是会再讲一遍。其实自己除了语数外之外,对其他兴趣班倒挺感兴趣。
记者了解到,如今城市里的不少社区、文化宫、公益机构等,都给孩子暑假生活提供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收费相对于商业机构来说也比较合理,有些活动甚至免费。例如江苏省美术馆“暑期,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就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互动中“玩转水墨”。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上辅导班才是“正经事”。这样的观念误区不破解,或许孩子的暑假将永远无法减负。
“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张锋分析说,暑假孩子们纷纷上辅导班,缘于我们现在对于孩子的成长评价过于单一,过多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其实,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与交流,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聊天、游戏,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也有家长把孩子送进培训班,是因为家里没人照看。“一个人在家,整天玩手机、打游戏。”对此,陈红燕建议,有条件的社区可以把孩子集中起来,请志愿者带领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或者培养动手能力、学习其他技能。至于所需资金,可居民众筹,也可申请慈善资助。
张锋呼吁,让孩子们拥有“七彩夏日”,我们还需建设更多的文化、教育公共平台,比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等,让孩子在家门口开心玩、开心学,真正把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本报记者 顾星欣 任松筠
本报实习生 许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