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区“弹性离校”实施办法开学后出台
南京小学弹性离校政策解读公布
南京市政府刚刚发布的小学生弹性离校政策,让很多家长开心不已。昨天,南京市教育局发布具体实施要求问答,各区教育局也在积极制定区域内实施办法,开学后公布。采访中不少校长表示,这是一项利民政策,一定努力做好,也希望可以借鉴2013年弹性离校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让新政更好地实施。
老弹性离校政策
为何“流产”
2013年10月,南京市教育局曾出台《关于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办法的通知》, 不过后来不了了之。“当年的老政策没有坚持下来,并不仅仅是经费问题。”记者采访多所学校校长、老师,发现2013版弹性离校政策流产主要有三大原因。
原因一:在校时间延长,安全谁负责?
“我们的老师其实都非常负责、有爱心,2013年的政策没有经费补贴,老师们义务轮值,毫无怨言。”采访中,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真正让学校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小学放学时间是两三点,弹性离校后,延长到6点,冬季时到5点,其间只要有一点疏忽发生安全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
一位小学校长说,托管班和正常上课的班级不一样,一般是每个班的困难孩子集中到一起,由值班老师负责,由于不是自己的班主任,孩子更加调皮,而老师也不太熟悉每个孩子,管理起来的难度是大于正常上课时间的。很多学校提出的最大担心,就是安全问题,只要是在学校发生,都是学校的责任。“2017年新政策,安全问题文件里依旧没有说明,希望有关部门在后面的补充细则里能够关注到。”
原因二:师资缺乏,教研、备课时间打乱
据悉,各学校普遍存在缺老师的状况,实施弹性离校后,一旦参加的孩子很多,等于又增加了更多的师资负担。“南京大多数学校都缺老师,很多学校都是请退休老师、代课老师,此次的弹性离校政策公布后,目前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孩子报名,如果很多,对我们来讲,教师实在不够用。”一位校长告诉记者,每天孩子放学后,老师们并不是闲着,他们有很重的市级、区级、校级的教科研任务,要集体备课,还要批改作业,承担行政职务的老师更加繁忙。“有的老师轮到托管班值班,但正好又有其他年级的课程,只能通过调正常的课来把托管的孩子管起来。”
原因三:“离校有困难”的标准怎样界定?
“什么是离校有困难?其实没有标准,学校也不好核实,只能都托管。”一位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弹性离校的孩子中,就有妈妈是全职的,还有一些家长,到了五六点也不来接,老师把孩子带回自己家吃饭。“我们的老师电话打过去都能听到麻将的声音,但家长就说他在忙,现在没时间接孩子。”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弹性离校的托管班只是承担看管孩子的义务,所以一些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会自己想办法让孩子在放学后进行兴趣等方面的拓展,而少数为了推卸看管孩子的责任,给孩子申请弹性离校。
新弹性离校政策
要这么做
此次意见明确,小学新学期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此外,弹性离校由财政买单,家长不需要缴纳费用,禁止学校搞补课加重孩子学业负担。
做法一: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各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市教育局负责人强调指出。根据市政府要求,弹性离校期间,各小学主要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复习、作业、预习和课外阅读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外聘人员聘任程序和法律责任,确保学生在校人身安全。据介绍,弹性离校操作模式可以由学校自管自办,具体工作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可实行自管他办,由学校统一管理,具体工作主要由志愿人员和外聘人员等承担;也可实行社区管理、学校参与等组织模式。
做法二:市级至少将投入1500万专项资金
“此次弹性离校政策的全面实施是三年前弹性离校政策的升级版。”南京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在过去三年试点中,每年均为1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延时托管服务。据了解,新学期小学弹性离校工作将从主城区试点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推开,并且实现公办、民办小学全覆盖。
据悉,此次弹性离校指导意见出台前,市教育部门进行了反复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针对弹性离校三年试点过程中经费短缺、人力不足等困难,据了解,今年市级财政将投入不少于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各区开展“弹性离校”。市区两级专项资金将按每生每年不低于400元标准落实。
做法三:弹性离校将从今年起常态化运行
针对有家长关于“弹性离校”能否长期坚持实施的担心,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从2017年开始,每年9月底前,市教育、财政、人社部门还将共同组织督查组,对各区实施弹性离校工作进行年度督查,督查结果将与市级奖补挂钩。
各区小学弹性离校工作还将纳入全市民生幸福建设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对各区政府进行考核,保证此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教育民生工作持续稳定实施。“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工作出色的要奖励,完成‘打折扣、不到位’的将追责。”
[家长观点] 盼学校除了看管 还能有丰富活动“我们家曾经申请过弹性离校,结果老师不停找我谈话,安全问题、时间利用……希望我还是能把孩子接回家。”三年级学生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很多同事都是把孩子放在小饭桌,每天下班后接回家,如果学校执行弹性离校政策,还是愿意把孩子放在学校,毕竟学校的环境比小饭桌要好,自己也放心。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提出,按照文件的意思看,学校主要就是看管孩子。“放学后的时间毕竟还是蛮长的,如果老师只是看管,让孩子自主做作业,还是觉得时间浪费了,我们还是希望学校可以辅导一下作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方先生说,他原来就是把孩子放在学校托管班,结果孩子不自觉,每天接回家还要忙作业,也不知道在托管班干什么了。
[学校先行] 用好财政支持资金 丰富孩子留校生活“今年1月的南京市两会出台了2017年35件民生实事,其中就有弹性离校,我们当时就意识到这个新学期肯定要实施,所以当时就开始调研和筹划。”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侯俊东告诉记者,弹性离校是一个惠民政策,学校一直在做,学校5%-10%的孩子有弹性离校需求,现在政府又给予了财政支持,学校计划不仅仅用这笔钱补贴加班老师,还要让弹性离校后留在学校的孩子生活更加丰富有质量。“我们计划和南师大研究生院合作,开发一些孩子们喜欢、锻炼能力的游戏,也借用他们的一些研究生志愿者补充师资,让孩子留校期间活动更加丰富。”侯校长说,小学生2:40左右就放学了,留校到5点,甚至6点,有两三个小时,这个时间用来做作业,一会儿就做完了,现在有了经费,可以把这段时间更好地利用起来,拓展孩子们的能力。
本版撰稿 记者 刘颖
关于弹性离校13问
1、全市小学何时开始实施弹性离校?
答:自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各区所有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
2、弹性离校期间为学生提供什么服务?
答:主要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复习、作业、预习和课外阅读等。
3、托管期间学校会组织集中教学补课吗?
答:严禁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严禁以补差提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
4、弹性离校和学校社团活动是一回事吗?
答:不是一回事。学校平时开展的社团活动(兴趣班)管理仍按市教育局现行要求执行。
5、申请弹性离校最迟可几点离校?
答:冬季上学时间段(每年11月1日至下年度的3月31日)原则上为17点,非冬季上学时间段原则上为18点,具体时间由各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确定。
6、哪些学生家庭可以申请弹性离校?
答: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依照相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应优先安排一、二年级学生及残障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对确有困难的中高年级学生,也应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7、如何向学校申请弹性离校?
答:一般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生监护人向学校提交弹性离校的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始弹性离校。
8、不想参加弹性离校可以吗?
答:严禁学校或老师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
9、学期中途可报名申请弹性离校吗?
答:原则上弹性离校报名工作安排在学期初进行。学期中途,如果学生家庭确实遇到特殊困难,可以向学校进行申请,由学校视情况决定。
10、申请弹性离校需要缴纳费用吗?
答:学生参与弹性离校一律实行免费。
11、学生在弹性离校期间安全如何保障?
答:弹性离校期间,一方面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外聘人员、志愿者的聘任程序和法律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也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12、社会机构可参与弹性离校服务吗?
答:经学校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区教育局审核批准,具备资质的社会机构可以安排正式聘用的人员参与弹性离校服务。但在弹性离校期间,任何机构严禁以任何方式进行广告宣传,严禁组织各种形式的提优补差。
13、咨询反映弹性离校工作有哪些途径?
答:除了和学校沟通外,还可以拨打各级教育局咨询电话或向各级教育局局长信箱写信咨询。其中涉及到具体区或具体学校的事项,可咨询所在区教育局;涉及到全市层面的事项,可咨询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