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4日南京讯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在栖霞区龙潭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靖安村的田间,正是一派夏粮抢收抢种的农忙好景象。近年来,靖安村党委按照“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乡村”思路,打造了党群驿站与新型农民创工坊,将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传授给“新农人”,引领“新农人” 实现“兴农人”的转变,助力乡村振兴。
建坊赋能 打造服务农民新平台
新型农民创工坊位于龙潭街道靖安村殷庄广场,集农创人才孵化工坊、产教融合培育工坊、文化创意体验工坊等功能为一体,从惠农政策普及、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植保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为农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精准化服务。创工坊紧邻水一方生态景区,于今年3月正式启用,通过组建队伍、完善服务、招募人才等多种方式开拓平台资源,以帮扶新型农民共同致富为目标,灵活融入景区特色,以“水一方”小树林景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田园采摘、垂钓、农家乐等产业,拓宽村民致富增收的渠道,有效促进新农民群体增收。
阵地互通 激发服务惠民新活力
为更好地向辖区内村民提供多方位的动态管理和多元化服务,靖安村党委整合区域化党建资源、打通党群服务阵地、强化党群服务社会属性,持续提升区域内党建惠民的活力与动力。需求征集,议事共商。利用工坊议事厅,将工坊打造成具有“泥土气息”的农户议事阵地,通过开展议事座谈,深入了解农户机械化作业需求,对土质水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硬化升级建言献策。结合村民生活实际开展村民组长换届选举,充分体现村民意愿,让村民成为当家主人。志愿服务,贴心暖“新”。打造一支工坊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农业大户常驻、村民群众共参与的多元形式,以农业志愿服务为载体,利用创工坊与党群驿站、暖新驿站等阵地互通的优势,拓宽志愿服务内容。同时聚焦来往的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和保洁员等户外工作者,设置暖“新”驿站志愿岗,提供休息、饮水等暖“新”精细化服务。农耕文化,薪火传承。以创工坊为连接、党建创新项目为引领,邀请农业大户志愿者为辖区内的小学生开展弘扬地方特色,传承农耕文化活动。通过课堂讲述农耕起源,实地观看育秧过程,现场作画丰收景象等形式,将千年农耕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代代少年守好乡村振兴之魂。
党建引领 构建乡村治理新风尚
靖安村构建“党建+工坊”工作体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采用“1+N”的管理模式,由1名村党员干部担任管家,对工坊的日常维护、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统筹协调管理,网格员、农户、村民、党员志愿者、保洁员等N个成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维护。田间一线助农忙。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跟进作物生长情况,帮助农户宣传采摘信息,增加农户农家乐收入;农忙时节,实时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农户抢收粮食。渠道帮扶享资源。创工坊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积极对接涉农院校、农业培训机构等科教资源,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育种、种植等培训活动,提升种植大户自主育种能力等农业技能。同时在农忙时节为农户联系农用机械,提供秸秆还田、收粮渠道帮扶等服务。宣传引导树新风。通过党员带动、农户参与阵地活动、入户宣传、开展村组会议等方式开展农业科普、法治、文化、移风易俗、惠农政策等宣传活动,营造勤劳致富、向上向善、爱惜农业人才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龙潭街道靖安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共富道路,着眼新型农民创工坊健康发展,打造靖安村创工坊党建品牌,以“小空间”带动“大活力”,让农创工坊成为乡村振兴的暖心之坊、发展之坊、富民之坊。(许晶晶 王霏 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