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讯 近日,江苏大中农场和山东超星智能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申报智能农机相关国家研发项目。在宣传、示范、研发等方面,扩大合作范围,加大合作力度,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为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贡献大中力量。
当下的大中农场正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到处铿锵着更好更快的发展步伐,到处展现着转型升级的精彩成果,到处闪烁着创新驱动的智慧光芒。大中农场深学 “一号文件”,深耕“大中”热土。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江苏监狱农场农业现代化全省走在前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擦亮大中农场现代农业名片。
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朱新开团队合作,联合开展稻麦周年1400公斤超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制定实施《稻麦超高产全流程技术规程》,开展稻麦周年双“700”公斤高产创建活动,试验、示范高产稳产优质稻麦新品种,引进应用新技术、新机具;通过智慧农场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链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聚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制定《抗逆应变栽培技术指南》,完善稻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范,坚持高产、优质、稳产的健身栽培理念,针对渍害、冻害、热害、倒伏等问题,持续优化稻麦抗逆应变栽培技术。常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年内计划疏浚县乡级河道18公里,完成土方量30万方;疏浚村庄河塘205公里,完成土方量10万方。加快实施大中农场粮食(种子)处理中心项目,建成后全场粮食(种子)批次烘干能力可达1800吨以上,从收割、运输、烘干到存储等全环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聚焦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新建、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35万亩,落实耕地高精度平整五年行动计划,开展“食用菌菌渣改善田头易板结地块”“炭基配方肥与普通尿素的减施增效技术探索”等科技项目10余项,转化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试验示范有机无机肥配施新模式,持续做好稻麦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常态化监测土壤养分、灌溉水水质、外源物重金属等指标,稳步推进“粮田”变“良田”。
聚焦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与张洪程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智慧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连续承建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积极申报省农业农村厅智慧农场(农机)项目,承担集团“小麦沟壁播种技术应用研究”等攻关项目5个,与广州极飞科技、山东超星智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AI智能应用、智慧农机推广、物联网应用、无人化农场培育等技术落地应用,致力打造智慧无人化农场新样板。(沈卫华 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