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无锡锡山:“苏解纷”非诉服务定分止争提速增效
2021-12-22 19: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扫码、关注、申请......7月31日,王先生接到了一通锡山区非诉服务分中心的电话,随即关注了“苏解纷”微信小程序,不到10分钟便在线上完成了调解立案受理。这是无锡市锡山区司法局推广使用“苏解纷”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在线申请办理非诉业务的一个生动剪影。

推广运用“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是江苏省司法厅今年一项重要惠民实事项目,自6月下旬“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试运行以来,锡山区司法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结合起来,深化指尖化解纠纷,推进“苏解纷”新模式和非诉讼服务,先后组织召开专题部署暨线下培训会9场,制作展架及桌卡22个,发放宣传彩页1.3万份,推送线上宣传链接4个,平台宣传推广工作进展良好。

一纸诉状险成“老赖”

“昨天接到诉状后,我一夜没睡好!因常年在外做生意,信誉对我来说很重要,如果我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名录,谁还会和我合作做生意?想想都害怕。物业公司三年没催收过物业费,莫名其妙我成‘老赖’了,实在比窦娥还冤。”王先生在电话中向工作人员大倒苦水。

原来,王先生是一名95后创业青年,于2018年6月在锡山区东亭街道某小区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并在物业公司登记了个人信息。这些年忙于打拼,王先生很少回无锡,时间一长便把交物业费这件事情给忘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三年间该小区更换了多家物业公司,而物业公司在工作交接时也存在疏漏,没有及时提醒王先生按时缴纳物业费,直到新聘请的物业公司“翻旧账”才发现了这一问题。物业公司随即通知王先生补缴拖欠的物业费及违约金,王先生则认为物业公司存在过错,双方就支付金额和支付方式产生了分歧,物业公司便一纸诉状将王先生告上了法庭。

立案后,锡山法院通过诉前分流程序启动诉前调解。7月31日,锡山区非诉服务中心(锡山法院分中心)工作人员与王先生取得联系,了解到王先生在外出差,无法尽快赶回无锡,便向王先生推荐了“苏解纷”微信小程序,于是就有了开头扫码、申请这一幕。

“苏解纷”受理糊涂案

锡山区非诉服务中心通过“苏解纷”小程序后台受理了王先生的调解申请,将案件分派至属地东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类型标注为“物业纠纷”。东亭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接案后,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陆煜林承办该案,先后与申请人王先生、被申请人物业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并根据王先生线上调解的诉求,依托“苏解纷”小程序组织双方通过视频进行线上调解。

调解过程中,王先生以物业公司三年未催收为由,拒绝缴纳违约金。物业公司负责人解释称,小区物业更换频繁,交接时很多业主信息都没及时更新,电话打不通,工作人员只能挨家挨户地上门收费,王先生未主动交纳物业费违约在先,理应承担违约责任。

调解刚开始,双方情绪“一触即发”,首次调解很快陷入僵局,物业公司负责人一言不合挂断了视频连线,调解员尝试拨打该负责人电话一直提示无法接通。见调解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调解员向王先生说明情况,考虑到情况比较复杂,决定在查清事实的前提下再次组织调解,并提出了线上转线下的调解方案。

专家介入“拨云见日”

经历第一轮线上调解失利,调解员一方面上门走访物业公司进一步了解情况,查阅物业管理服务协议等原始文件,另一方面与区“物业纠纷诉前化解工作站”取得联系,申请指派物业纠纷专职调解律师参与案件调解。

经多番沟通协调,8月3日上午,当事双方及律师齐聚街道调解室,在调解员陆煜林的主持下进行现场调解。调解中,律师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开门见山”指出了矛盾症结,并通过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援引国内经典案例,耐心细致地与双方明理释法、纠正认识偏差,仅用半天时间便促成双方达成最终调解协议。

“本来已经做好了来回跑几趟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签了调解协议,换做以前我还得法院、调委会来回折腾,没准还要花钱请律师,多亏了‘苏解纷’小程序,实在太方便了。”王先生看到“苏解纷”系统提示案件进入撤诉阶段,竖起大拇指,对调解员连连称赞。

从2019年东亭试点研发“物业纠纷IOA调解系统”,到2021年推广应用“苏解纷”无差别受理矛盾纠纷,不仅大大提升了非诉服务的覆盖面,群众办理非诉业务的便利度也显著提升。下一步,锡山区司法局将继续创新打造专业化人民调解品牌,健全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和多元化调解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非诉讼服务。

(陆颖)

标签:
责编:张良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