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有197万多人口,是江苏第一人口大县。由于历史遗留矛盾问题多、经济建设发展快等诸多因素,加强网格化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去年以来,沭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按照“一张网、五统一”要求,从严从实从细狠抓网格化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通过努力探索践行,目前,全县共划分网格1855个,其中城市网格349个、农村网格1303个,专属网格203个。“全要素网格”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探索出的经验和启示是:
启示一:落实“三大事项”,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成败也在基层。首先要解决好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的问题,才能确保网格化工作的大量任务通过基层来落实。
一是加强基层网格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在县、乡、村网格化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创新“五有”工作法:即有阵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有设施(中心安装不少于12平方米的液晶显示屏,用于接入社会面监控系统、网格化信息系统、视频信访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四频合一”,设置不少于4个坐席台,配备必要的办公电脑);有人员(经县委、县政府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0名乡镇网格化信息平台专职管理员,安排到40个乡镇场、(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专职管理员由县委政法委统一管理,每年需要经费200余万元,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有经费(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网格化工作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对网格化工作成绩突出、投入较大的乡镇予以奖补);有创新(每个乡镇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自身特点,把创新做法融入网格,激发工作活力,推动工作发展,做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在乡镇场(街道)一级,确定党委书记负总责,政法委书记负责牵头协调本乡镇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在村(居)一级,确定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居)主任担任网格长,负责本村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从而保证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做有人干,为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层。
二是加强对基层网格员的专业培训。目前,全县共配备专职网格员349名,兼职网格员1506员。为提高基层网格员的业务知识,县财政投入200余万元资金,为全县1855个网格全部配发全要素网格通移动终端。先后5次举办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业务培训班,专门邀请省市有关领导和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专门技术人员,对全县网格员进行网格通系统操作,“一标三实”网格信息采集等专题培训,有效提升网格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在培训中坚持“以考促考、以考促训”,先后5次组织基层网格员进行网格化基础知识书面考试。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市网格化实战技能比武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四名参赛选手均被表彰为优秀选手。在上岗前,各乡镇还组织网格员进行就职宣誓,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确保协调联动到位。突出党建引领,实现三个层面的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形成3+N+3资源整合模式。第一个层面是党建资源整合。实行党建管理进网格,党的组织进网格,党员服务进网格。第二个层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资源整合。将组织、公安、民政、城管、教育、安监等相关部门的服务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开通部门账号,实现联网应用。第三个层面是社会组织资源整合。全面实行创新管理进网格,社会组织进网格、治安防范进网格,逐步做到一个平台联动、一个中心共享服务目标。
启示二:突出“三个统一”,解决“把事干好”的问题
在抓好网格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三个统一”,解决“把事干好”这个关键。
一是实行人统一配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招聘8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安排到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担任专职管理。农村网格按照“一长四员”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即一名网格信息员、一名党建指导员、一名社区民警、一名调解员)。城市社区按照“一长六员”进行配备,(即一名专职网格员、一名党建指导员、一名治安员、一名调解员、一名物管员、一名社保员),其中349名专职网格员由城区3个街道会同县综治、县人社局共同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社会招聘,其工资标准不低于村(居)支部书记工资的80%,每年需经费1000余万元,由县财政予以保障。
二是实行信息统一采集。制定了4112585网格服务清单即(民情搜集、现场处置、发现上报和代办服务4个方面。构建11大类、25个小类、85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规范信息采集、事件上报和网上运行工作流程。部署开展网格信息采集突击月活动,坚持把采集和录入各类基础信息作为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社会组织、特殊人群、事件信息”等方面的要素,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地采集录入、更新,目前上传标准地址达37万余多。
三是实行服务统一标准。建立网格员巡查走访“四必到”、“五必清”、“五必问”制度。“四必到”:即人员密集场所必到,重点人员居所必到、消防安全重点场所必到、群众反映诉求必到;“五比清”:即矛盾纠纷发生情况必清、居住人口变化情况比清、安全隐患存在情况必清、重点人员活动必清等;“五必问”:即出租房屋承租人变化必问、流动人口是否登记必问、生活困难家庭诉求必问、空巢老人生活必问,重点人员必问,以“三个五”做法,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启示三:注重“三个创新”,解决“怎么干事”的问题
加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必经注重创新发展,才能使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有推进、有活力、有朝气、有发展。
一、创新“网格问政”平台。据分析,大量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发生在基层,化解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主要依靠基层。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沭阳县始终把网格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基层,坚持重抓基层、重抓一线,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去年,沭阳县委政法委在桑墟镇树典创新“网格问政平台”,充分利用群众跳广场舞和演出的机会,由村网格长每半月向群众发布网格内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况,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向当地政府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反映,处理化解问题。针对突出的矛盾,把双方当事人请到现场,让双方当事人摆出事实依据,让群众来评判,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并充分征求群众在网格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为群众服务水平,尽可能让网格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搭建“网格问政”平台的经验,弄清了坚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才有真成效这个道理。桑墟镇搭建“网格问政”平台的经验,目前,在全县各个网格进行推广,此做法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创新“六联六定”、“六代六帮”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网格化社会治理这项工作说到底就是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基层网格员要做哪些事?如何指点给他们做?怎么去做?沭阳县创新了“六联六定”、“六代六帮”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民心工程”。“六联六定”:即推行村(居)党支部联建、小区党支部联创、多个部门服务管理联进、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联选、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联管、党建管理联抓,实现了党组织和多部门齐抓共管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合力。通过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一系列工作机制,对责任单位和网格员队伍实行定格、定编、定员、定责、定考、定评;“六带六帮”:即为网格居民代缴水电费用,代办有关证照、代购生活用品、代言民情民意、代管社区事务、代设便民服务点。在明确“六代”服务工作的情况下,力求做好“六帮”:即对未成年留守儿童帮管、对社区矫正人员帮教,对社会稳定情况帮查、对网格中困难群众帮忙,对精神病患者帮监,对矛盾纠纷问题帮解,使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内涵起到了实质性效果。
为进一步抓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使网格员更加贴近服务居民,沭阳县在1855个网格中,公布了网格长和网格员的手机号码、与居民开通了微信服务平台,并在网格内设立“求助栏”,凡是格中群众有求、只要在纸上写明求助问题贴在栏中,网格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必到帮助,确保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回应解决。此创新做法被《江苏长安网》、《宿迁长安网》采用面向社会推广。
三、创新治安联动联防进网格工作机制。在全县1855个网格中以保安员、网格员为骨干,通过聘请制、定期联系制,积极握选社会治安志愿者参与治安联勤联防工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联勤联防队伍。紧紧抓住辖区网格组织这个载体,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由辖区派出所统一组织,动员各类保安在重点网格、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开展联勤联防。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激励保障制度,对积极参与联勤联防各类保安员、网格员、社会治安志愿者及时给于表彰奖励;对协助破获重大案件、抓获重点案犯、协助化解重大社会矛盾、防止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实行重奖。
在本年度,沭阳县继续坚持抓创新、促发展、抓典型,做试点,以点带面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平安沭阳建设向纵深开展。(作者系中共沭阳县委政法委员会常务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