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我与五峰山大跨的故事⑤】洋专家的“没想到”
2018-07-12 16: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讲述人:马芝廉

  我叫马芝廉,退休前是江苏省送变电公司的副总工程师。1988年,我51岁,那年建成了五峰山500千伏徐沪线长江大跨越,到现在也有30年了,它在220千伏谏泰线的边上,它同烟囱塔一起见证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五峰山是我流过汗、流过血,也流过泪的地方。其实,我们当时的电力大跨越施工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算是领先的,但受制于国家经济情况,那时,这座500千伏的线路不得不由意大利赛义(SAE)公司来设计、监理,但他们施工经验少,不了解实际情况,方案里的很多方面都没想到,当然,最后我们的应对,也让他们没想到。

  首先是基础。几千吨的砂子压在砂桩上,让基础自然沉降四五个月,这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答应的!建这条500千伏跨江线,是国家向世界银行贷的款,每天都是巨额利息,他们不是用砂子在压基础!而是用大把的人民币在压!意方的设计理念不涉及工期、人力、财力、物力,对我国的国情也没有充分考虑,当时,我看到这样的设计后就坚决不同意意方的方案。

  虽然不同意,但只有拿出我们自己的方案,并说服他们,他们才能按照我们的思路来。因为他们不仅是设计方,也是监理方,他们如果坚持他们的方案,我们也没有办法。

  虽然那时国力不强,处处受制于人,但我们必须争取自己的利益。在大跨越方面我们是自信的。我带领团队,针对如何在长江冲击平原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了许多细致的研究。通过不断测算、试验,提出了增加砂桩密度的方法,最终通过与意方的积极沟通,意方信服了,同意了我方的方案。

  其次就是立塔。那么高的塔,将近180米,20万个零部件,靠我们工人一个个在塔上拼装,意大利的专家是怎么想得出来的?南北塔的组塔由传统悬浮抱杆立塔,逐个零件拼装。这个50年代的方案,被赛义公司总设计师吹嘘成“传统而先进的方案”。哪有先进可言?全部构件需要1000多次起吊,20万个零部件,我们工人不是神啊,想要把控这样的安全风险,谈何容易。

  我当时作为谈判代表,和我们的总工竹志扬一起被派往位于意大利米兰的赛义公司总部进行会谈。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我们的团队做了新一轮测算,确定了五峰山大跨越的抱杆——“60米旋转式多臂浮抱杆”。虽然在最后一轮立塔方案审定会上,意方还是不同意并撂下话,“如果你们坚持这样做,我们不负任何责任!”当时,竹总就肃立而起,“可以,一切由我们负责!”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句话,振聋发聩呀!那是要顶着多大的压力?但是也说明了我们是有足够自信和能力的。

  1988年5月,“60米旋转式多臂浮抱杆”在五峰山上组立起来,主体可以随着塔身升高,还可旋转90度,摇臂可变幅,能进行全方位吊装。工人可以在地面完成部分组装后吊至塔上紧上螺栓即可,横担和扶梯平台也一应解决了。82天,我们只用了82天就组完了,提前了两个月!

  最后是放线,这也是意方考虑不到的。当时我们拿到意方的设计参数,按照传统习惯,进行了施工前的复验,却发现他们的弧垂参数全部算错了!这还得了!我们找他们交涉,他们为了自己的面子只愿意给我们施工方改。那我们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赛义公司如果只给施工单位出设计变更,那对运行单位和建设单位来讲就埋下了一个大地雷,对以后运行、改造极易造成大隐患。在这轮对峙中,我们没有让步,明确摆出态度——整套弧垂参数设计图纸不重新出图,我们不施工。意方想不到我们竟如此“固执”,最终,同意了我方关于设计变更的要求。

  当时放线时,4根导线过了江南的跨越塔捻成了麻花!江南的牵引机拉不动了,导线在空中跳舞!意方的放线方案是从江北往江南放,江北平原地势低,江南五峰山地势高,意方明显高估了他们牵张机的能力,导致放线过程中,由于导线过重,加上导线从低地势到高地势的强大拉力,导线过了江南跨越塔后拉不动了!看着导线在空中“跳舞”,现场的意大利代表两手一摊,他们没有准备第二套方案,导线拉不下来也回不去,在空中捻麻花,怎么办?意方没想过也没遇过这样的问题。

  导线怎么转的,我们就把他怎么转回来。没有摩擦力,导线就不会受损,再加上滑车悬垂,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根据我提供的方案,十几分钟,在空中跳舞的导线就顺服了,放线施工也在工期要求内顺利完成。我还记得,意方当时折服的样子,连连朝我竖大拇指。

  在省送变电,我睡过牛棚和厕所,也怼过洋专家,现在想想,虽然那时的日子很艰苦,但只有经历过这些激荡的岁月,人生才是有‘味道’的!

  (图为:竹志扬和马芝廉在研究方案,图左为竹志扬,图右为马芝廉。)

  (图为:竹志扬在介绍60米旋转式多臂浮抱杆技术)

标签:供电
责编:戚阜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