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从文终不悔——记原淮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离休干部吕善庭
因为同在淮安一个城市生活的缘故,我经常到奶奶的姨弟、我的大舅爹吕善庭家,我的大舅爹温文尔雅,对人真诚,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说话慢条斯理。我和他经常聊一些家长里短,交换亲戚间的一些情况,让彼此增加对亲戚情况的了解,还有谈生活、学习和时事政治的一些心得体会。大舅爹原名吕继休,字善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下有妹妹吕继芸、吕继淑、吕兵,以及弟弟吕继仲。目前,吕继芸一家在徐州市睢宁县生活,吕继淑和吕兵两家在淮安市区生活,吕继仲一家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生活。
刻苦求学——结缘文字
1928年3月23日,吕继休出生在沭阳县五区(吴集区)东吕庄的书香门第之家,他从小就受家庭的熏陶,特别酷爱学习,求学道路十分艰苦。一、二年级在父亲吕德恭办的学堂里学习,当时学堂就设在自家的客厅里。三、四年级到西边一华里左右的西吕庄小学学习。五年级又到沭河南边的韩山区王庄小学学习。六年级又到吴集区南边的大周庄小学学习。虽然他求学的道路很辛苦,但是总算完整地把小学的课程学完了。
1944年春,小学毕业的吕继休和堂弟吕继仪结伴来到由灌云县和沭阳县合办的坐落在沭阳县李恒乡徐大庙的灌沭中学参加初中入学考试,两人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灌沭中学,从此吕继休便以字善庭为名,更名吕善庭,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吕善庭和吕继仪既是同班、同桌、同床的同学,又是亲堂兄弟。他俩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经常跳级读书。在中学读书的几年里,为了防暑御寒,酷暑天,学校把学生带到树林里的树荫下上课,寒冬天,学校就把学生带到大场上,一边晒太阳一边上课。
1946年2月,由于当时东海县韩山区署(现为沭阳县韩山镇)缺干部,还在上高二(当时初中、高中是“二二制”)的吕善庭、吕继仪和同学张径被先去韩山区青救会当会长的同学黄禹推荐到韩山区暑机关工作。吕善庭做文书,吕继仪做行业会计,张径做建设股副股长。吕善庭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经党组织批准,1946年5月,吕善庭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了停战协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战争由此拉开序幕。由于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华东地区形势恶化,我解放军随之北撤向山东转移。1946年底,大军北撤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吕善庭所在的韩山区暑机关没有随军北撤,而是每个人配一支枪,留在地方打游击,与国民党反动派作顽强的斗争。1947年夏天,吕善庭被调到东海县公安局任内勤干事。不久,擅长文字工作的吕善庭被调到东海县委宣传部工作,主要协助科长编辑县委主办的油印报纸《东海通讯》,同时吕善庭负责刻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骚扰,《东海通讯》编辑部经常冒着枪林弹雨采用人力挑着油印机、钢板、蜡纸等物资转移。一到安全地方,吕善庭就开始协助科长编辑东海县各地送来的稿件,并用钢针刻笔将一个个方块字刻在蜡纸上,字方方正正刻出来很清楚,也很漂亮,标题也刻成大字,然后填充成黑色,这样油印出来的报纸就比其他办报的县所办的报纸清楚好看,很受本县的广大干群欢迎。在一次由东海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县文艺作品评比中,吕善庭编写的剧本《爷儿俩之死》获得县评选乙等奖,此次评比甲等奖空缺。《东海通讯》每期都要邮寄给驻扎在沭阳县塘沟东北角姜泊庄的淮阴六地委领导们看,受到淮阴六地委领导们的好评。也正因为如此,1948年12月底,吕善庭被调到淮阴六地委秘书处工作,时任主任秘书(即秘书长)为李本善。此时,吕善庭一有时间就向《淮海报》投稿,与《淮海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事写作——颇有成就
1952年,吕善庭被调到位于清江浦水门渡口(现为水门桥)南岸的淮阴地委农工部工作,当时淮阴专员公署在清江浦博古路老卫校办公。吕善庭经常下乡搞调查研究,调查互助合作运动的情况,同时给《淮海报》投稿,写新闻、小品、评论。此时的吕善庭勤奋好学,他写的小品文《奇重的桑苗》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品文集》收录出版,出版社并寄稿费和样书给他,使吕善庭很是高兴,决心立志从文,也得到了爱人周聆新的支持。这个小品文主要批评一些干部官僚主义,工作粗枝大叶,其实公社要求派车运桑树苗的,大队却把事情弄错了,以为是去运桑树的,结果派了很多手推独轮车到目的地,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吕善庭回忆说,“我父亲吕德恭和周聆新的父亲周贡三既是同学又是亲表兄弟,贡三表叔也就是我四姑奶的儿子,从小我们两家来往比较多,现在工作又同在一个城市,在家里长辈的促合下,1953年2月我俩登记结婚,结婚时很简单,没有酒席,只有喜糖和喜烟发给同事热闹一番。”
1954年秋天,吕善庭被组织上调到《淮海报》社从事编辑工作,先是在农村组做编辑,不久又先后担任《文化生活》、《党的生活》等编辑组组长。当时,吕善庭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是新闻战线的一名新兵,面对新闻业务技能的挑战,吕善庭就拼命地学,向报刊杂志学,向老新闻战士学,逐步使自己适应新闻工作的要求,从而在实践、学习中获得养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吕善庭回忆说,“由于我党长期实行供给制,所有人都不拿薪水,吃住在单位,衣服是统一发的旧军装,被子和褥子自己带,只有很少一点补贴作为零花钱,那就是每人每月补贴四两黄烟的钱。后来补贴也有提高,就是每月补贴够买一床旧军毯子的钱,大约13万元旧币,也就是相当于新币13块钱。到了1955年开始实行薪金制,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家都想不通,干革命怎么能拿薪水呢?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当时大家对金钱的概念很淡薄,后来才慢慢适应。”
1957年因为经济困难,淮阴地委决定《淮海报》停刊,当时苏北各地委都停办了报纸,只有苏北区党委机关报《苏北日报》还在继续发行,没有停刊。《淮海报》停刊后的1958年,吕善庭被组织上调到淮阴地委办公室任秘书(行政18级,正科级)负责起草地委文件、调查报告;同时负责地委交办的内部刊物铅印小报纸《上游》的编辑工作。时任地委常委、秘书长张景良回忆说,“从1958年8月1日起至1962年2月1日止,共计印发了293期。每期的组稿、编审、画版、校对,均主要由吕善庭同志负责,他实际起了主编的作用。”后来,因为吕善庭工作太忙,组织上就从共青团淮阴地委调一位同志做副手,她就是曾在共青团江苏省委办公室做秘书下放到淮安县的昆山人顾秋云同志,她来了以后就帮助编辑稿件和校对,吕善庭是总负责人。《上游》刊物不定期出版,主要发行、阅读对象是公社干部,办刊宗旨是,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传达地委一定时期内的指导思想、工作部署,反映县乡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剖析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并研究解决办法。而且吕善庭每期都撰写针对时弊的评论。《上游》是淮阴地委传达中央、省工作意见、交流经验、宣传政策、反映问题的平台。
这个时期,吕善庭撰写的评论在《上游》刊登后,有的被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周三理论版转载刊发,有的被江苏省委党刊《群众》杂志转载刊发,文章转载后在江苏省产生广泛影响。据张景良回忆说,“吕善庭写的《黄金有价志无价》、《这不是“小题大做”》、《上策中策下策》以及与我合写的《过与不及》等文章,都是符合党中央提倡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的精神的,当时对帮助基层同志纠正‘五风’、改进工作作风是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的;不少文章受到公社同志的欢迎,也得到了地委领导和江苏省委副书记刘顺元同志的肯定。”因此《上游》在淮阴地区各县很有名气,就是在全省也是办的最好的。在这个时期,有值得称道的两件事:一是,1960年春的一天,吕善庭用了一个通宵写出的《大干六O年 淮阴大地春意浓》,写的是淮阴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文章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反映当前的情况。第二天得到了时任地委秘书长张景良同志的称赞,在他的鼓励下,吕善庭把此稿寄给了新华日报社,过了几天《新华日报》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很好地宣传了淮阴。二是,吕善庭撰写的两篇评论被《新华日报》周三理论版转载后反响也很大。一篇是《深入与浅入》。主要讲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问题。领导干部要深入不要浅入,如果浅入就会脱离群众,只有深入才能与群众水乳交融,依靠群众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要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田间地头,不能像蜻蜓点水一样走过场。另外一篇是《基层干部同样需要搞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有些公社和大队干部认为,自己生活在基层,吃住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比较了解,就不需要搞调查研究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和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批评。指出身在基层的同志更要心在基层,更要去搞调查研究,走进百姓心里,抓住事情本质,才能系统、全面了解情况,从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
1962年,由于吕善庭在评论上的独特见解,新华日报社决定调吕善庭到《新华日报》理论组,当时淮阴地委因爱才没有放他走。1964年11月,吕善庭被组织调到淮阴地区人民医院做秘书工作。吕善庭说,“组织上假借我爱人周聆新在淮阴地区人民医院工作,为了照顾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才把我调到医院的,其实是因为我的父亲下落不明的原因,把我下放到医院的。”1966年上半年,新华日报社又来人到淮阴考察吕善庭时,跟吕善庭商量想调他去《新华日报》工作。不久全国爆发文化大革命,人事冻结,就这样吕善庭跟新华日报社擦肩而过。到了文革后期,吕善庭任医院办事组副组长,当时各个组正职均由院领导兼任。
忘却自我——反对分裂
吕善庭回忆说,“从1958年到1980年我22年正科级,从没因为职务问题找过领导,但却为吕继崇的工作找过领导。”1942年9月起,吕继崇在抗日民主政府办的灌沭中学当老师时,改名为吕文桥。他是吕善庭的堂哥,又是老师。他作的曲定名为《好风光》成为淮海戏女腔的基本曲调。他根据敌战区人民的疾苦写成剧本《柴米河畔》,成为第一个淮海戏革命现代剧。所以说他对现代淮海戏很有研究。因为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与吕文桥熟悉,知道吕文桥懂淮海戏。因此1962年6月,惠浴宇就将已在上海市政府工作的吕文桥(副处职)调到淮阴专员公署文教处任副处长,分管文化工作,重点抓好淮海戏工作,同时兼任江苏省淮海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文化大革命”开始,淮海戏权威吕文桥被当作“文艺黑线”人物,被罢免批斗。1969年底,吕文桥被下放到沭阳县李恒公社西河拐劳动锻炼。“文革”后期,吕善庭冒着政治风险把吕文桥带到地委宿舍区西大院的淮阴地委组织部邱副部长家,具体谈吕文桥的工作问题。爱才心切的邱副部长很是感动,也很同情吕文桥的处境,就同意先将吕文桥调入淮阴地区新华书店任书记,大约三、四年后,吕文桥调到淮阴地区文化局任顾问(恢复副处职)。
在“文革”时期,吕善庭是积极主张要团结,反对分裂的,他不同意分派别。结果医院还是分派别了,一派是300多人,另一派是100多人。当时,医院党委瘫痪,吕善庭拥护“军代表”,从不参加造反派,曾被一些人称为“拥军派”。吕善庭说,“在那个时期不写大字报也不行,写就实事求是地写一些领导的工作作风问题,从不给领导扣‘反党和反社会主义’的帽子。”吕善庭敢讲真话,对两派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当时他写了两张出了名的大字报,贴在医院北宿舍区传达室门口的墙上,让医院上下班职工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张是《当你举起拳头的时候》,另一张是《也谈揪军内一小撮》。吕善庭引经据典,循序渐进,用中央文件精神和毛主席教导来规劝两派不要武斗,不要揪军内一小撮,要团结。文章中最后还说,如果有错误,欢迎批判。结果两派默认,没有人出来批判。这两张大字报是医院绝无仅有的,在医院反响很大,得到了军代表的肯定和称赞。就是医院副院长汤赤环、医院政治处副主任杜义被批判后,吕善庭都敢冒着风险分别登门安慰,让两位同志十分感动,更加敬佩吕善庭为人。
在淮阴地区医院的12年里,由于吕善庭的文字功底扎实,虽然人在医院,但是淮阴地委在文革期间每到开政治工作会议、农业学大寨会议、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等会议都会请吕善庭参加会议,起草文件,编审材料,受到了地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广交朋友——领导有术
1977年1月,组织上将吕善庭调入淮阴师范专科学校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仍为正科级),协助校领导做好日常工作,代管《淮阴师专学报》、《淮阴师专校刊》,此时,吕善庭在学校结交了诸如《淮阴师专学报》的编辑魏家骏以及参与学报编审的周本淳、陈中原、肖兵等好多著名知识分子朋友。在陈中原副教授调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后调到北京任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时,吕善庭还专门自费邀请魏家骏、周本淳、肖兵等好友一起为陈中原送行。吕善庭虽人在淮阴师专工作,但有时地区文教大会的材料也请他参与编审工作。身为办公室主任的吕善庭自己从不公车私用。1978年,他感到公车私用不合理,是在浪费纳税人的财富,便以校办公室的名义草拟一份《公车管理办法》,凡是公车私用出市区的,一律按里程收汽油费,呈各位领导过目。征得领导同意后,便打印发出,照此执行,领导也不例外。此举,在当时尚无先例。上级个别领导担心这样不能暖干部、教师的心,他认为暖干部、教师心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但不应用公车免费来暖干部、教师的心,他还是坚持公车不能私用,私用就应缴费,这样,既可节省公费开支,又可降低公车出车率。后来,吕善庭任副校长后,只要他一个人去南京开会,学校办公室派车,他都不要。除非学校有人因公去南京出差要一起走,他才接受派车。
1979年初夏季节,淮阴地委要成立三个调查组奔赴农村搞调查研究,地委书记丁铁带一个组,另外两个地委副书记各带一组。李登先和张景良两位副书记认为丁铁书记平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要求严厉,要写一篇让丁铁满意的调查报告,他俩商量后决定推荐原地委老秘书吕善庭,于是把他借调来地委工作,随丁铁书记到沭阳县搞调查研究。在搞调查期间,吕善庭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白天与本组其他同志一样分头入村入户搞调查,晚上在煤油灯下梳理材料、琢磨观点;为了节约时间,他把换洗衣服留着带回家洗,把时间节约下来写调查报告,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1点到12点。当初稿写好送给丁铁书记审阅时,丁铁书记很是满意,地委领导开会后一致通过,但其他两个调查组的报告没有通过,最后地委决定上报省里的调查报告就用吕善庭写的。李登先说,“我们两个组写的调查报告线条比较粗,丁书记是一个要求很高,要求很严的领导,所以选用了吕善庭写的调查报告。”吕善庭回忆说,“写调查报告,光有文字水平,不下功夫是不行的,要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才能写好。当时,淮阴师专归地委领导,李登先和张景良推荐我,可能是给我一个在地委书记面前表现的机会。”
1980年2月,吕善庭被提拔为副校长(行政17级属副处级,后升为行政16级属正处级)分管学校政工。晋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人生的喜事,然而对于吕善庭来说更大的喜事是,就在他提拔不久的1980年4月,突然收到沭阳县老家堂叔吕德庆送来多年下落不明的父亲吕德恭从台湾来的书信,这真是双喜临门。吕善庭激动不已,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很快吕善庭向组织报告,并回信请在香港的蔡琏(是堂兄吕继纲的干儿子)转信给他父亲。吕善庭说,“我父亲去台湾前,在家乡曾经做过老师,当过中心小学校长和东海县高墟区文教股长,是个文化人。我这封信字写的很小,密密麻麻八页纸,还附一张全家的黑白照片,我详细告诉父亲一家人的情况以及亲友们的概况,大家都生活的很好,请他放心。”就这样吕善庭和失散多年的父亲联系上了,后来吕德恭终于在1988年6月取道香港,返回淮阴,与亲人团聚。
1980年底,吕善庭就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事情,就是学校分工让他负责调资工作。这次调资不是普调,而是按比例调的,只有40%的职工调资,60%的人不调,这样工作难度就大了。为了减少矛盾,公平合理地调资,在校党委书记黄正之同志的支持下,吕善庭采取将名额按40%比例分配到学校各个单位、各个系室,由他们自己先评,评后上报校部,合理的就批准,不合理的就调整。通过这个方式,这次调资顺利完成,大家比较满意。同时,吕善庭考虑到办学校主要靠教师,他还三次向上级部门多争取10个调资名额,全部给了教师,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誉。
这次调资校领导不占职工名额,由上面统一掌握与学校整体调资无关,截止1980年底,吕善庭已整整24年没有调过工资了,这其中有时是他让给别人调的,这次上级终于也给他调资了。谈到这次调资吕善庭回忆说,“我由于上班路途较远,1978年暑假蒙校领导关心,将我爱人周聆新从淮阴地区医院的医教科调到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组织人事科工作。在淮阴师专工作期间,每次评先进都有她,以前曾获得过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是1959年入党的老党员了,这次40%调资她也被评上了。她的单位组织人事科把评上的名单报上来,其中就有周聆新,我拿笔把她的名字划掉。刘向荣科长不同意,说她工作这么好,比她工资高的人都评上了,她为什么不能调?我说,是她自己说过,如果评上也让给别人调,我只是同意她的意见。双方争执起来,老黄书记说,不调就不调吧!这样,周聆新就实现了不调的愿望。但是她却提出让给门卫徐端正调。她说,徐端正是转业军人,岁数大了,快要退休了,如果这次调不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就这样,徐端正赶上了调资的最后一班车。”
1982年初的某一天,吕善庭到淮阴地委党校学习,为了写心得体会发言稿《过去左倾错误长期存在的原因》,他一写就是一个通宵,从当天下午开始,一直写到第二天早晨,一夜没有睡觉,一气呵成,在党校总结大会发言后,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后来,此文稿被《淮阴师专学报》编辑魏家骏看好,于是就将《过去左倾错误长期存在的原因》发表在《淮阴师专学报》1982年第一期头版上,刊出后反响很好,得到了教授魏家骏以及副教授王开扬、邵培仁等一致好评。他们认为,文章内容好,观点新颖,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此稿后来被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收录到《中国共产党》1982年第二季度合辑本。
以前,淮阴师专的办公区、教职工宿舍区和学生宿舍区都没有围墙隔离,很多职工都在自己家门口搭建鸡圈,养起鸡来,以此来改善生活,结果散鸡到处跑,校园内到处都是鸡屎,显得很脏,很不文明,教职工和学生中也有怨言。有一次,江苏省高等教育局局长顾尔钥来淮阴师专视察工作,职工养的鸡却跑到平房会议室了,虽然顾局长没说什么,但是这件事情对吕善庭触动很大。打铁还需自身硬,他首先带头把自家的鸡圈拆掉,把鸡处理掉,然后下决心解决职工养鸡的问题。于是吕善庭先后下了三道“金牌令”,一是:贴出告示,规定期限,要求职工提早处理掉鸡和鸡圈。二是:贴出再提醒告示,重申某月某天期限快到了,请职工自觉把自家养的鸡和鸡圈处理掉。三是:临近期限又贴出告示,某月某天将到期了,到期学校将组织人员上门处理了。到期限后,吕善庭亲自带队上门拆鸡圈,在院内打散鸡送学校食堂。此后,教职工中再也没有人养鸡了,校园也干干净净了。但校内极个别人却说,吕善庭只抓鸡头,不抓人头。吕善庭说,“我既抓人头,也抓鸡头,这次断鸡是一个文明举措。”据媒体报道,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一上任,就在全国抓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问题,这个看是小事,却是他们建设文明国家的开端。
1983年秋天,学校机构改革时,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黄正之病后在家休养,校副书记兼副校长周希权没来上班,校副校长黄汉书照顾生病住院的爱人,这样学校日常工作就全部落到副校长吕善庭一人身上,他肩上的担子就重了,有时他一天要参加三个会议,此时的他特别繁忙。这个时候,江苏省高教局考察组来到学校考察,吕善庭差一点忙的都没有时间接待、汇报、交流,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向考察组汇报工作。吕善庭喜欢文字工作,所以向考察组汇报了自己机构改革后的想法。一是想去做秘书工作;二是想到报社当编辑记者;三是想做党校的理论教员。结果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时年55岁的吕善庭出任校纪委书记,是校老领导班子唯一留在新班的校领导。这次新领导班子中另外三位领导是:从扬州师范学院工会主席任上调来提拔的刘耀华任校党委书记,从本校化学系正、副主任任上提拔起来的陈宗美和张基舒均任副校长。由此可见,江苏省高教局考察组对吕善庭的信任。
热衷文字——发挥余热
1986年3月,因为淮阴师专行政事务多,热爱文字工作的吕善庭想自己写点东西又没有时间,就主动向组织提出想调到淮阴市政协文史委工作。面对吕善庭的要求,组织上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调吕善庭到市政协文史委任主任。此次,吕善庭干起了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写写文章,编辑文史资料。具体编辑《淮阴文史资料》期刊,主要编辑统战文史。内容有,政协委员的亲历、亲见、亲闻的文章,市县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写的文章。吕善庭每到一处工作都注重创新,到政协文史委也不例外,他提出开辟海外文史栏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从一开始的稿件不足,到后来稿件充足,就出版《海外文史》专刊了,这主要是当时的政策原因造成的。刚开始时,由于海外往来少,特别是海峡两岸没有交往,导致稿件不足; 1987年,台湾开放单向探亲,允许台湾人到大陆探亲。后来除了台湾以外,大陆和海外交流合作多了,稿件也就多了,就可以出版《海外文史》专刊了。
1988年,为了纪念原淮阴地委副书记兼淮阴专员公署专员秦奇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吕善庭与张景良同志怀着对秦奇均同志的深厚感情,查档案资料,找有关部门的同志座谈,吕善庭还去南京、扬州、连云港等地找熟悉秦奇均同志的人探访,由吕善庭执笔撰写和张景良共同署名的题为《他的心血洒遍淮海平原》的文章,刊载于淮阴市政协文史资料《路漫漫兮》以及《新华日报》。
1989年秋天,吕善庭正处职离职休养,后来根据中央有关规定符合离休前属正处职,以前是行政16级的吕善庭部分享受厅局级待遇。离休后的吕善庭继续发挥余热,热衷于淮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1994年,淮阴市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离休后的原淮阴市政协主席张景良任主任。张景良主任特地聘请刘文、吕善庭、倪戒非来淮阴市关工委工作,积极筹办《家长》杂志,刘文任主编,吕善庭、倪戒非任副主编。在市关工委工作的两年里,吕善庭认真编辑稿件,并搞好发行工作,获得了市关工委的表彰。离开市关工委后的1998年,吕善庭主编了《心血洒遍淮海平原——秦奇均同志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年,为了纪念原淮阴地区副专员陶硕夫同志逝世一周年,由市老干局牵头吕善庭主编了纪念专辑《丹心集》。吕善庭还参与编写了《功逾神禹——建国后的淮阴水利建设》。2006年1月,离休后的吕善庭将自己曾在报刊、史志上发表过的文章选编在《岁月剪影——吕善庭文集》里,是对自己一生从事文字工作的很好总结。
(作者黄育举为淮安日报社洪泽记者站站长、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