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2024年第一季度“宿迁好人”名单揭晓
2024-04-07 09:52: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先锋标杆激励前行。近日,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塑“好人之城”工作品牌,宿迁市文明办常态化开展道德典型选树活动,推动“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建设,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综合评议等流程,2024年第一季度“宿迁好人”名单正式发布。

上榜好人中,有“飞檐走壁”救下女童的蒋卫华,有30年如一日在社区服务群众的刘兆利,有坚持多年用柔弱肩膀挑起家庭重担的洪家华,有扶危济困的“共享女儿”李红霞。善行无大小,心中有大爱。4月3日,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事迹,让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前行。

蒋卫华:“飞檐走壁”见义勇为

蒋卫华,男,1969年4月生,宿城区双庄街道白堡社区居民。2024年3月13日下午,在宿城区隆城盘谷小区,一名女童被困于小区外墙的腰线上,孩子的位置在5楼,距离地面约15米。当时,孩子随时可能坠落,情况十分危急。路过此处的蒋卫华不顾一切冲到现场,挨家敲门寻得一个窗口,徒手翻墙而出。

当时,蒋卫华来不及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面对随时可能坠落的风险,他扶墙侧身向女童的方向挪动。中途蒋卫华一脚踩空,险些坠落,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迅速调整,俯下身子,跪着爬行,靠近女孩并安抚,最终成功救下了小女孩。

事后,女孩的母亲情绪很激动,对着蒋卫华跪了下去,连连表示感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时间不早了,我要去接我孙女了。”留下这句话,蒋卫华就离开了现场。女孩的奶奶通过派出所联系蒋卫华,想要当面表示感谢,也被蒋卫华拒绝了。

蒋卫华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市民纷纷为平凡英雄点赞,称他“飞檐走壁,侠肝义胆”。对此,蒋卫华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换任何人都会这么做。”

据了解,蒋卫华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期间先后荣获两次三等功。3月20日,市、区两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向蒋卫华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和奖金,表彰其在3月13日勇救女孩的行为。

刘兆利:30年如一日,用真心服务群众

刘兆利,男,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宿城区项里街道项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作30多年来,刘兆利始终把社区当作事业大舞台,一心一意解民忧、护民生、暖民心。改造老旧小区、修建居民活动广场……社区各地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靠实干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在项里社区,不少居民亲眼见证了项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由“垃圾场”变广场的过程。该广场原来是一片废弃工地,常年荒废,杂草丛生,成了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为了清理这块“疤痕”,刘兆利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征求意见、筹集资金、设计方案、建设施工……2018年,项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完工,广场集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受到广大居民青睐。

宿城区隆城盘谷小区曾因停车棚无法满足居民停车、充电需求,常有电动

自行车堵塞楼道,居民对此感到困扰。对此,刘兆利挨家挨户开展入户调查,征集意见,确定建设方案。2023年,该小区建成1000余个可充电停车位,彻底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难题。

2016年,冒着大暴雨,刘兆利连续十几个小时转移受灾群众,不顾疲惫;2020年,刘兆利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异常,破门救下一名受伤倒地的81岁独居老人;2023年,刘兆利不顾个人安危,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冲到小区楼顶飞身一跃救下14岁轻生女孩……通过一桩桩暖心事,刘兆利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认可。

“社区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这是刘兆利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30年如一日,他始终心系社区,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先后获得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宿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洪家华:用柔弱肩膀挑起家庭重担

洪家华,女,1957年5月生,沭阳县吴集镇史跳村村民。多年来,洪家华坚持照顾患癌的母亲、患病卧床的父亲、智力残疾的兄弟,毫无怨言。她用最美的年华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

年少时,懂事的洪家华就勤干农活、抢做家务,只为减轻母亲的负担。6岁时,她便帮忙照看襁褓中的弟弟和智力残疾的哥哥。日子一天天过去,洪家华也逐渐长大,23岁时,她嫁给了同村勤劳本分的刘金邓。婚后,夫妻俩住进新盖的砖瓦房里,日子过得和美平静。

不幸的是,几年后,洪家华的母亲罹患食管癌,打破了一家人平静的生活。看着日渐消瘦的母亲,洪家华心疼不已。她一勺一勺给母亲喂饭,一遍一遍给母亲擦洗身体,希望减轻母亲的痛苦。母亲患病后,更加担心两个儿子无人照顾。“我一定会照顾好家人,绝不会扔下他们。”洪家华安慰病重的母亲,主动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母亲去世后,洪家华践行自己的诺言,日常照顾父亲和兄弟的饮食起居。她的父亲69岁时因病瘫痪卧床。在父亲卧床期间,洪家华悉心照料。天气好时,洪家华便用轮椅推着父亲出门透透气,让父亲体面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父母相继去世后,对于两位兄弟而言,洪家华在的地方就是家。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洪家华日复一日地照顾家人,虽然十分吃力,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手足情深是声声呼唤,血浓于水是日日照料。母亲去世后,洪家华不敢出远门,也不敢让家人离开自己的视线,家人成了她最大的牵挂。洪家华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家,她的丈夫刘金邓总是在背后默默安慰她、鼓励她,帮助妻子照顾兄弟俩日常起居。洪家华对家人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的感人事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李红霞:“共享女儿”点滴善举显大爱

李红霞,女,1975年11月生,泗阳县来安街道八集社区居民。2005年以来,李红霞一直坚持为敬老院的老人过生日,中秋节的团圆饭和春节的年夜饭更是从未缺席,她用自己的力量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帮助乡邻,是深受大家称赞的“好闺女”。

多年来,李红霞和丈夫一同经营着酒席帮办生意。做生意的过程中,李红霞经常会碰到一些生活有困难的人。心善的李红霞每次都尽自己的力量给他们一些帮助。李红霞在帮助别人中找到了快乐,走到哪里她就把善事做到哪里。

得知当地敬老院的老人缺乏陪伴,李红霞与丈夫王兵商量后,把敬老院所有老人的生日抄在本子上,把老人的生日做成两份“生日表单”,一份贴在家中墙上,一份贴到店中墙上。“我会在他们生日那天去给他们庆祝,这能让每一位老人感到温暖。”李红霞说。

多年来,李红霞除了给敬老院老人过生日,还经常带着志愿者到敬老院,给老人理发、洗头、洗脚、剪指甲。遇上节日,李红霞还会和丈夫、孩子一起,带上丰盛的酒菜,到敬老院陪老人一同度过。

19年来,她用凡人善举、无私大爱感动了身边的每个人,当地的孤寡老人都将她当成了“共享女儿”。“我会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李红霞说。(记者 颜靖尧)

标签:
责编:徒滢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