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怀敬老之心,笃行为老之事。近年来,宿迁懂老所想、投老所需,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需求,以设施建设为抓手,通过延伸居家养老触角、创新社区养老模式、提升机构养老水平,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乐享“夕阳红”。
以人为本
适老改造提升幸福质量
家庭是维系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而在家庭养老中,老年人看病不方便、无人陪伴等一系列问题,又成了困扰老年人的无奈和烦恼。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近年来,宿迁不断延伸居家养老触角,建立居家探访制度,每年投入6000余万元为全市15万名高龄、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关爱服务;推进适老宜居建设,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1个,今年累计完成住宅加装电梯14部、新增养老服务设施2个;进行适老化改造,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安全监护智能等为目标,累计完成近8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工作。
此外,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价值自信,宿迁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周边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的社会化服务,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泗洪县大楼街道鼎世华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一个鲜活样板。
“以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现在就喜欢来中心,和老姐妹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张奶奶是大楼街道鼎世华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闲暇时会来这里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该中心内设棋牌娱乐、康复训练、图书阅览等活动室,服务范围覆盖周边社区老年人。
目前,全市已建成很多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向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各种养老服务,努力为老年人提供理想、自主的养老选择,充分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暖心助餐
上门服务缩短幸福距离
上午10时30分,泗阳县众兴街道淮海社区桃源新村小区助餐点已经热闹起来,不少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来这里点餐。桃源新村小区助餐点负责人说,按照三类就餐标准,老年人在这里只要花1至5元,就能吃上一顿品种丰富的午餐。
以老年人助餐为切入口,淮海社区工作人员依托桃源新村小区助餐点成立“幸福小哥敲敲门”志愿服务团队,为行动不便、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为老服务,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还要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泗阳县众兴街道红光社区富园名都小区,不少老年人常去“健康小屋”做艾灸。“健康小屋”是由泗阳县民政局和泗阳县中医院在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联手打造的由互联网医疗赋能的健康管理型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远程问诊、专家义诊等医疗服务,而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已上门服务老年人400余名。
“把服务延伸到社区,把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这是宿迁市创新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点)793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2个、城市社区助餐点25个、农村示范性互助养老睦邻点60个,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老年人可以就近享受娱乐、照料、助餐等服务。
医养结合
多方合力托起幸福晚年
“今天我们做的是相反数训练。”近日,一位在泗洪县幸福园养老护理院做医养护理的老年人高兴地说。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我们安排专人负责了解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泗洪县幸福园养老护理院院长李静说,秉承“亲其所爱、乐其所为”理念,该护理院除了开展趣味手指操和数学训练等基础康复训练外,还组织养老护理员、医务人员、兼职康复师等医养专业人员,依据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心理需要,为其建立完善健康管理档案,提供人性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泗洪县幸福园养老护理院的优质养老服务,是宿迁市完善医养结合发展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宿迁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对不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通过组织其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为老年人提供定期巡诊、优先转诊等服务。目前,全市共有143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具有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打通了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一项项养老举措创新又贴心,折射出宿迁这座城市的力量与温度;一份份暖心服务敬老更懂老,稳稳托起幸福晚年,让老年人搭上新时代的“幸福列车”,乐享“夕阳红”。(胡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