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6日宿迁讯 今年来,沭阳县沭城街道围绕“向阳而行 理润宿迁”主题,高标准打造理论学习教育示范点,瞄准群众急事、难事、烦心事,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赞誉,新时代新理论“向阳花”遍开沭城。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通过集中研讨、辅导讲座、实境教学、个人自学等方式,确保学习内容入脑入心。严格落实党员冬训、支部党课等制度,着力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质量。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学习,广泛开展读书沙龙、汇报交流、文艺送理等学习活动100余场次。邀请“我家学堂”“百姓名嘴”等宣讲队伍深入街居两级宣讲15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4万余人次。将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等编成语音,通过“大喇叭”“电瓶车”深入小区楼栋、群众休闲聚集场所,让党的理论覆盖更多党员群众。
宣讲方式出新走心。深入实施“润心工程”,创新打造“名师引领、党员助力”宣讲模式,成立张峰、王佳等“名师工作室”,每月为社区党员群众深入浅出地奉上“理论大餐”。创新“说事论理”宣讲形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召力。街道老革命老战士周守吉、朱莲仙夫妇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用自身经历传承红色基因;退休干部孙桂民把收藏多年的报纸在社区免费向党员群众展出,让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党的丰功伟业;退休教师姜玉华自发筹建剪纸社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为党员群众“剪”出理论套餐。
理论平台提品升级。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理论平台建设质量。积极培育“向阳花”基层实境教学点和基层示范点,吴印咸摄影艺术文化园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实境教学点,府苑社区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基层示范点。积极推动理论阵地向基层延伸,在城区部分公园和小区建设理论长廊,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覆盖所有小区。在社区成功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二十大主题剪纸•书法、“百年报刊珍藏•剪纸•书法展”、“老兵故事会”等一系列创新的理论学习及宣讲活动60余场次,理论宣讲形式更活、更接地气。
服务群众更有温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求,各社区党委推进“1533”工作法(搭建一个议事平台、整合五项资源、落实三项服务、引入三项评价机制),在各小区党支部设立协商议事室,主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处理问题。今年已成功化解天盛小区400余户办证难、昭德南区店外店问题、圣廷苑饭店污染等民情民意问题5100余件次。“学习找组织、遇事找组织、解决问题靠组织”已成为当地群众新的好习惯。(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