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沭阳县老城区,有一条“城内大街”,它一直是沭阳县城的代名词,千百年来,这里记录了古邑沭城的变迁和发展,手工业、餐饮业、商贸业等相当发达。
昔日沭城只有一条主街道,分为东关大街、城内大街、西关大街三个部分。城内大街现指东至上海北路、西至柴沂北路路段。大街在宋代以前就已成型,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筑怀文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北方义军攻克,城廊被毁,万历年间筑砖城,东有承晖门、西有宣义门、南有迎薰门,另有文峰塔、大成殿等建筑。这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骡马街、东关口、上寺庙、屠桥口、圩东门、鱼市口、染坊、槽坊、皮草行、三和公药店、牙科、粮行等热闹非凡。大街两侧店铺林立,青砖小瓦,石板铺地,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清袁枚任知县时,县衙位于现紫藤花园内,袁枚曾在院内亲植紫藤,至今200多年,现已被保护。大街沿线南北向道路众多,有屠桥巷、红土庙巷、马巷、四老巷、大元头巷、郝巷等。著名摄影大师吴印咸于1923年拍摄的照片《晓市》,记录的是大街东首承晖门市民赶早市的情景。
2019年,沭阳县在城内大街与北京北路交汇处重建迎薰门,恢复历史容貌。城内大街内至今保留有200年的皂荚树、袁枚手植藤(宿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槐树等古树名木等,复建的摄影大师吴印咸故居也坐落于此。
沭阳县2020年12个城市文化年轮保护项目,城内大街在列。2021年3月,沭阳县政府公布沭阳县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城内大街在列。同时,2023年11月初,沭阳“城内大街”被评为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城内大街旧时是全县文化、商贸重地,近年来,尽管沭城发展速度迅猛,城内大街逐渐由城市中心变为老城区,甚至道路几经易名,但“城内大街”这一名字一直深入人心,成为老沭城和商贸业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仍然商铺林立,古玩、字画、文物、餐饮等场所非常密集,是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内大街”成为沭阳城市建设的符号保存至今,助力研究丰富多彩的街巷文化、家族文化、商旅文化、官场文化、园林文化、餐饮文化等,使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丁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