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2-08-07 12:17: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哺育了西楚儿女,也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随着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深入,千年大运河唱响了时代新曲。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坚持文化引领,加强谋划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显著成效。

项目推进树品牌,沿岸风景美如画

夏季傍晚,运河湾半岛公园热闹非凡。人们三五成群聚集于此,散步乘凉、嬉戏玩耍。今年4月,运河湾半岛公园开园后,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大运河文化带树立了新标杆。

运河湾半岛公园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新添的一处亮丽风景。近年来,我市按照“一带一核四组团”的整体空间结构,找准突破口,聚焦大项目,围绕文化传承、景观提升、产业发展和IP打造,精心策划四大类48个项目。目前,运河湾半岛公园、宿迁英雄园、程道口战役纪念馆等先后开门迎客,皂河龙运城、新盛街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大运河沿岸风景不断出新出彩。

在聚焦大项目的同时,我市还突出活动引领,大力开展大运河主题活动,持续打响运河品牌,京杭大运河宿迁段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彰显。

相约酒都,创赢未来。5月28日,2022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第四届运河品牌电商大会举行。以河会友,以会为媒,通过京杭大运河这个纽带,运河品牌电商大会已经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四年间,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宿迁、走进宿迁,感受酒都风情,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描绘更加灿烂的华章,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随着2021京东宿迁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宿迁站)、“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活动的先后开展,宿迁运河品牌成功“出圈”,赢得广泛赞誉。

传承创新增内涵,文化遗产“活”起来

滚滚运河水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悠悠往事,在运河祈福园里,体验过“进福门、走福道、摸福墙、穿福廊、赏福树、听福音”等特色景点后,你就会明白“千年古运河,一座大王庙”的文化深意。

一条古老运河,尽显宿迁文化之美。辉煌灿烂的运河文化是大运河的“根”和“魂”,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我市突出传承创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做好挖掘修复方面,组织开展泗洪马胡城遗址等16个重点工程地下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组织开展大运河沿线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实施御码头修复保护等一批历史文物修复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

在做好文化研究方面,委托相关研究院所开展系列研究活动,编撰形成《宿迁运河史》;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作用,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完成20项年度重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在做好文化传承方面,修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管理办法》,开展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申报认定工作,举办宿迁市第六届“非遗大集”;加快推进大运河文艺作品创作,纪录片《最后的水上渔村》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和江苏省电视外宣彩虹奖一等奖。

治污添绿优生态,人水和谐展新颜

清澈的水塘、茂密的植物、蜿蜒的栈道……来到宿城区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的净化型生态安全缓冲区,仿佛走进一个湿地公园。这里是我市首批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项目,2021年底,成功入选江苏省2021年度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项目。

建设运河生态安全缓冲区是有效改善大运河区域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更是我市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大运河及其沿线生态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打造堤岸绿、河水清、航道畅的绿色生态运河。

2021年起,我市开展了大运河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建设了运河生态安全缓冲区和490余亩生态湿地复合净化系统,恢复各类动植物60余种。同时,全面推行河流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调节制度,实行水环境区域“双向”补偿,运河环境实现长效保护。

在航运管理上,我市做好运河港口码头船舶垃圾回收工作,新建成港口船舶垃圾收集设施20余套,13家港口码头全部配备船舶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船舶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的信息化、闭环化;加快推进宿连航道整治工程一期工程、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等6个运河航运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干支互动的运河航运体系。

从历史中走来,向新的未来奔去。在更高质量、更富成效的推动建设下,大运河文化带正焕发勃勃生机,古老而青春的京杭大运河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奔流前行。

标签:品牌;大运河;风景
责编:丁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