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宿迁宿豫:非遗唱响百年党史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06-05 17: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5日宿迁讯 6月5日上午,宿迁市第六届“非遗大集”暨宿豫区特色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在筑梦小镇举行。活动现场,苏北琴书演绎的《百年党史百年赞》节目作为压轴出场,一把坠胡,一架扬琴,一人唱,一人弹,淳朴的宿迁方言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娓娓道来,一下子抓住了现场观众的注意力。

“这是传统戏曲唱新歌,俺们老百姓小时候都是听这个长大的,党的历史经这么唱出来,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就是,好听!”

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传递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经验智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在保护传承好非遗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习的当代实践,彰显了非遗的时代价值、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时代风采。”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武倩在活动现场指出,促进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致力于更创新地发展非遗。深入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殷其国介绍,宿豫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遗工作,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非遗专职保护机构,出台专项非遗保护传承扶持政策,全面完成非遗普查,建立起省、市、区三级非遗名录体系,公布44项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28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传授学徒2000余人,苏北琴书、丁嘴跑驴等非遗项目先后获得省级奖项。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宿豫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党史学习教育作品,真正实现了让党的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5月25日下午,在宿迁大桥东侧的“运河书场”,68岁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陈锦荣和她的搭档正在为群众表演苏北琴书,富有本土特色的苏北琴书,让现场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起身鼓掌喝彩。

“琴书我都听十几年了,自从办了‘运河书场’,我每周都来。”今年已经82岁的朱运松是“运河书场”的忠实观众,历史知识尤其是党史知识更是他的最爱,“以前都是在社区的红书房里看党史知识的书,现在直接听戏就能听到,真不错。”

“我们‘运河书场’每周有演出,主要运用大鼓、琴书、快板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宣传建党100周年的红色故事和党史知识,为大家提供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区文化馆副馆长陈元介绍,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让老年群体对党史学习有更深入地了解,宿豫区文化馆从2021年4月起开设“运河书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贴近群众。

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单纯地来讲历史难免会有些枯燥,但通过戏曲、音乐等方式,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激发了我们学习党史知识的兴趣。”近日,宿豫区关庙镇卓水河村的伍永利在村里百姓大舞台观看柳琴戏《渡口风波》后说。

除了柳琴戏,互动现场还有舞蹈《永远跟党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等文艺节目,把党史学习教育形象化、生动化,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让党员群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接受了红色教育和红色精神的洗礼,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历史,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关庙镇举办“‘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戏曲进村(社区)”活动,通过苏北琴书、柳琴戏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根植于人民,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是我们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宿豫区部务委员蔡妍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区开展了“辉煌一百年 魅力新宿豫”宿豫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惠民演出季,组建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全区组织至少百场红色文艺汇演,深入“七进”领域,采用歌舞、戏曲、小品、舞台剧、诗歌朗诵等艺术表现形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教育党员群众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励澎湃发展力量,以昂扬的姿态建功新时代,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沈晶晶 王伟娣 秦飞)

标签:党史;宿豫区;苏北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