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汪学飞 郑绪军 通讯员 张乐乐) 一亩芦蒿十亩田。青青的芦蒿,行情好时一公斤批发价20元,一年可以收2-3茬,每一个芦蒿大棚都是一个聚宝盆。
3月18日,记者在泗阳县来安街道东和平社区采访时,田野里满眼是种植芦蒿的连片塑料大棚,大棚里长着绿油油的芦蒿。
“现在东和平社区芦蒿种植面积超过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半壁江山’。”去年底刚退休的老支书吴宗访告诉记者。
东和平社区紧邻泗阳经济开发区,有农民905户、劳动力1800多人,耕地面积5000亩左右。
吴宗访过去被称为“芦蒿书记”,他见证了东和平社区芦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20年前,芦蒿在泗阳还是稀罕物,但是在南京,芦蒿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的盘中餐。南京八卦洲是有名的芦蒿栽植基地,当地许多农民依靠栽植芦蒿发家致富。“一开始,东和平社区有个别农民在南京八卦洲走亲戚,顺便带了点芦蒿秧回家乡试栽,发现省时省事效益又高,于是,其他农民有样学样,芦蒿就在东和平社区逐渐发展起来。”
认准种芦蒿是富民增收的好路子,吴宗访请来农业专家做技术指导,动员乡亲们在稻田麦地建大棚种芦蒿,逐步发展到现在的2500多亩。现在,芦蒿已经成了东和平社区主导产业。
芦蒿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种植大户。有的种植大户一家就种植芦蒿上百亩。大户们以800—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年轻人到附近开发区企业里打工,年龄大的就在种植大户的芦蒿种植基地里打工,从事种植、采割、整理、打包等工作,每天收入近百元。
在一个芦蒿种植大棚里,记者发现十多名老年人在忙活,收割芦蒿、去叶整理、称重打包。老板张旦超则忙着把打包好的一袋袋芦蒿塞进面包车里,准备晚上运到县农贸市场销售。张旦超也是当地一个芦蒿种植大户,他不仅自己发了芦蒿财,而且带动当地20多人就业。
“我们的芦蒿不仅占领了宿迁、淮安、连云港市场,还远销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吴宗访自豪地说,一些头脑灵活的芦蒿经纪人还开了网店,开辟网络销售渠道。
青青芦蒿“鼓”起了东和平社区群众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