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原宿迁城区消失残存街道古建筑琐忆(上)
2021-02-28 10:21:06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内,曾有秦下相县、东晋宿豫县、唐后期及宋元明以来宿迁县的治所。历代建置几经撤并,治所地址数次迁移。直至明末期,县治才固定在今宿城区的老城区一带。

  明末期建的马陵山真武庙,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遂成废墟。
  此地四百多年前是荒山野岭,即鲁南丘陵逶迤南下至苏北的“马陵山”缓坡。其西是黄河(泗水),南北通航。其东是荒野,当年尚未开凿“大运河”(中河)。其南是元至元十二年复立的宿迁县治,在今项王故里附近。至明末期,县衙“政事堂”及民居,屡遭黄河水患。万历四年遂北迁至今宿城区老城区,另建县城。
  县衙就建在这“山脊”的西侧(今金港花园小区内)。县衙“政事堂”坐北朝南,以衙门口作中轴线,直深四十五丈,阔三十丈,大堂二堂等建筑物,随山势渐高呈上升状。县衙东侧建驿站,西侧建监狱。县衙东、西、后侧,均建民居。县衙门前开辟东西走向“宣仁街”。该街南侧建民居。街东端沿山脊建南北走向“云路街”。街西端建南北走向“太平街”。县衙后侧民居间,开辟东西走向的后街,连接云路街和太平街。民居建筑群分布街道两旁。县城为土筑,呈椭圆形,周长约4华里,城墙高一丈五尺。东、西、南置城门三,东曰迎熙,西曰拱秀,南曰望淮,其北因山路崎岖未置门,于城墙上置一亭,曰览秀。又置窝铺八,东西水关门二。18年后,土城改建为砖城。其北端仍未置门。原城门三改建为四:东曰阳春(清初期改名朝阳)、西曰镇黄、东南曰迎薰、西南曰河清。
  县衙门前的宣仁街,凭借天时地利,首先兴旺起来。该街西端自镇黄门至衙门口为青石板铺路,自衙门口至街东端山脊为下坡地,全用砂礓铺路,俗称“礓碴下崖”。街两旁多为旅馆、饭店、茶社、杂货店等,顾客多是官商人等。随着时代变迁,该街日渐冷落。至解放后其东段南北两旁,尚残存“如意旅馆”“义生客栈”招牌字样。其西段接近镇黄门路南旁,尚存有供居民飲水用的“三眼井”一处,和记载明末迁城史实的石碑一座。后均消失。
  宣仁街东端与云路街相接呈“丁”字型。云路街向东,经“九条巷”附近的道路,直达东城门的“鱼市口”。云路街北自城墙,南至东南城门(迎薰门俗称“小南门”),该街又称“富贵街”。街两旁的房屋,和太平街等街巷皆是砖木瓴瓦结构,深宅大院,为富贵人家居所。清后期,该街南段路西有一处“园林”院落,是著名藏书家王相的居所。1938年日军侵占宿迁,以之作为日军总部。家中众多文物书籍被掠劫一空。迎薰门内西侧,有“赞化宫”庙宇一处。解放后改建为“城中中心小学”(后名“实验小学”)。
  在迎薰门外建“孔庙”(学宫)一处。400多年来一直是宿迁县最高学府,即今“江苏省宿迁中学”校区。现尚存“大成殿”古建筑。在“孔庙”的南端有一座“倒坐观音堂”,因庙门朝北,故名。解放后建为“南关小学”。西南城门(河清门,俗称“大南门”,所谓“大”,是指靠近县衙),有一条北通宣仁街可达县衙的道路“小关庙巷”。该路西旁,有“关帝庙”一处。解放初期,曾在此先后办“农业中学”“宿城民办初中”。后改建为民居。
  西南城门外的河清街,与城内的宣仁街相平行。河清街西接黄河码头,南来北往航船的商旅,到宿迁县城必经河清街,从河清门进出宿迁县城,故该街多为外地官商人等集散地。后演变为官娼公开卖淫场所,专营“妓业”者达数十家。该街原有供奉火神的“火神庙”一座,故“火神街”就在民间成为“妓女街”的别称了。历经沧桑,直至解放前夕,妓业仍苟延残喘,至解放后消亡。
  县城北迁后,在城内外建14条街道。其中“东大街”是最繁华的南北走向商业街。它位于东城门外,与东城墙相平行。通过街中段西侧的“鱼市口”可进出东城门。它原名“通岱街”,因其南端正对着项王故里附近原县城北城门“通岱门”,而得名。因“通”与“东”,“岱”与“大”音近,故讹为东大街了。
  自明末期、有清一代至民国初期,东大街道路楼房规模日益完善,可与苏州周庄媲美,而更胜一筹。该街长约一华里许、宽约一丈许。路面全铺青石板,临街两旁商店鳞次栉比,商店门前的踏脚板均为长条青石板。街两旁均为两层起脊小瓦砖木结构的楼房,楼下门市营业,楼上存货或居住。门市一律活动板门,一般两三间或四五间为一店。上层楼阁临街多是木质格栅门窗、晒台、栏杆。各家店铺都是前店后坊。如“酱园”营业门市的后院,几进院落全是凉晒酱料(老酱、甜酱、酱油等)的大缸作坊。全街商店约二三百家。茶食店、酒坊、油坊、布店、烟店、中药铺、钱庄、银楼等一应俱全。店门外竖挂招牌,诸如:“天太永”“大同”“隆源长”“福和庆”“恒泰”“阮天成”“永和”“元章”“福和恒”“洪泉”“四美”“益美”等,争奇斗艳,古香古色,多为书法名家所书。尤其是民国初期,东大街北段路西张姓“道生碱店”,在其作坊后院内至东城墙边,建一幢东西长方形面南的三层平顶洋楼,端庄大气,俯视周边“鹤立鸡群”。解放后曾作县招待所主楼。现作为古迹保护,矗立在“幸福中路”东旁。东大街平时人来人往,逢年过节更是摩肩接踵。街北端财神庙前香烟燎绕,妇孺向庙门两旁石狮磕头,认“干爷干娘”。四乡农民赶城,成群结队,熙熙攘攘。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走北边”(也叫“走北山”),至夜方才落下帷幕。
  清末期土匪抢劫绑票横行,东大街店主为保生命财产安全,集资在全街建炮楼三座:北端“财神庙”,中段“鱼市口”,南端“财神阁”。楼为四层,每层楼壁留有枪炮洞口。沿街东侧向外通的五条巷口(从北向南数:“下沟溏巷”“马家墓巷”“合庆巷”(俗称大巷口)“一人巷”邓家油坊北山墙巷口),均建有木制栅栏,上建阁楼。夜晚由商团轮值人员落锁守卫。北炮楼顶建“警钟亭”,俯视周边。遇到险情,敲钟报警。后改为“火警亭”,以敲钟次数指示火灾方位:一东,二西,三南,四北。居民义务组建“救火会”,发生火警,即从“救火会”贮藏房内,取出救火“龙头”等器材,敲锣奔向火灾现场救助。“救火会”址,系各界集资建造数处独门房舍贮藏救火器材,常年锁门。门上油漆红色对联曰:“事有备乃无患,门虽设而常关。”此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东大街北端财神庙西侧拐弯向北的数十米长的街道,名叫“竹竿街”。该街多是制作各样竹器的手工业作坊。竹竿街北端通向北菜市场的及东西巷口汇合处,建有栅栏和过街楼阁。西巷通往县城北城门外。东巷经侯家油坊通向财神庙东街向北路西的“大悲社”庙宇,和“草园拐”。北街经菜市场通向敕赐极乐律院正南山门。
  敕赐极乐律院(俗称“极乐庵”)建于明末期,为苏北最大寺庙。僧人众多,该庙田产曾挂“千顷牌”。“大雄宝殿”“藏经楼”“戒台”建筑群五进院落。解放后该庙宇曾为“县粮食局”驻地,部分房屋改建为民居。近期在其西边门和尚存的部分内院,挂匾“敕赐极乐律院”“大雄宝殿”,以作保护。 原庙宇山门前东侧一片场地“草园”。草园内有“关帝庙”一座。场地上有两座“和尚锥”(砖砌的和尚墓塔)。其空地为民间娱乐场所。平时有说书、唱大鼓、唱洋琴的等等。春节期间更是人头攒动。
  “草园”东侧有一自北圩沟通经“后马路口”“草园拐”的大沟,其上段沟壑经历年陆续石板覆盖建房已成暗沟。自“张家豆腐干店”房下,由暗沟接明沟南流。经“下沟溏”“老猪市”“平桥口”接东圩沟,流向大运河。其明暗沟相接处形成一人高的洞口。讹传为“薛仁贵征东”的“藏军洞”。其实洞内只能容纳数人,越往里去洞壁越窄小,“极乐庵”厨房的下水道即通此水沟。
  在藏军洞的东侧,即东大街财神庙东街北端,有一处“城隍行宫”。老县志记载叫“励坛”,俗称“鬼台”。每年正月十五,城南城隍庙的木雕塑像,由民众抬到闹市东大街游行,中午至城隍行宫休息,下午返回。该“行宫”山门额上,镶嵌石刻楷书“敕封显佑伯行宫”。“显佑伯”是皇帝对城隍神的“封号”。该庙宇建于明朝后期。在“浩劫”年代,附近居民用石灰泥巴抹封门额,躲过一劫。该庙宇原有的大殿、配殿、戏台等都已毁坏,仅存风雨飘摇中的山门。近年已修整并补建了仿古建筑。在“敕赐极乐律院”西侧马陵山缓坡,有一凸起小山包,地方人称“马陵山”。自明代后期,在山包上建“真武庙”一座。庙宇院内有井一口,井水清冽,中秋节月夜,井水映照圆月,堪称名胜。故明万历五年《宿迁县志》中的“宿迁八景”之一“马陵秋月”,即此。(刘云鹤)
  (作者简介:刘云鹤,原县级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县级《宿迁市志》总纂、副编审。)
  

标签:宿迁;县衙;庙宇;城区;大街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