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泗洪:万众一“新”,奋进踏上新征程
2021-02-08 10:20: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不为贫困所困、不为落后所缚的开拓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奋进中的泗洪人。近年来,泗洪县扛起新使命,奋力开启新征程,大力弘扬“春到上塘”改革创新精神,全力夺取泗洪现代化建设新成效,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新传奇。

从历史回望,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份鼓舞人心的成绩单: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试点、第三期国家光伏发电领跑基地试点、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宿迁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泗洪人以执着的精神把握改革脉搏,让新时代改革创新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春到上塘纪念馆

智慧之笔

点睛希望田野新篇章

民以食为天,一颗颗稻种,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一粒粒大米见证着泗洪人千百年谋求的农之大业。

据《泗洪县志》记载:“境内历史上素有种水稻习惯。”

据《泗虹合志》记载“:稻以红色者为胜,炊作饪粥,香蒸盈甑,漕运之所贵也。”

2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泗洪县石集乡的稻米文化馆寻求一粒米的“前世今生”。早在8300年前,泗洪境内就出现了水稻。1983年2月1日,泗洪被正式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38年来,敢于探索的泗洪人早已从传统的水稻种植转向智慧化种植。

“展示区向我们还原了古代人浸种、整地、育苗、插秧、灌溉、收割、碾谷和进贡的场景,可以直观感受到泗洪的传统农耕文明与泗洪人的勤劳智慧。”泗洪稻米文化馆主管石东方说,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践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泗洪已经探索出多种水稻种植模式,如稻虾共作、稻蟹共作以及稻鱼共作等。

今年48岁的汤球是泗洪稻米种植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2014年,汤球流转土地400亩成立了泗洪县环宇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从事传统稻麦种植。

“传统种植收益低,必须找新路子。”汤球利用泗洪县龙集镇三面环水、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用两年的时间摸索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稻虾共作”新路子,通过科学种养,他的农场实现每亩纯收入1500元。

在汤球的引领下,周边大户纷纷投入到“稻虾共作”产业中来,龙集镇的“稻虾共作”迅速扩大到5000余亩。2016年,泗洪县环宇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2017年,汤球还创建了泗洪县龙集稻虾产业基地,采用科学种养方法,培育“迎湖明珠”有机稻米品牌,每亩有机稻虾可实现纯收入5000元。目前,在汤球的带动下,龙集镇累计发展“稻虾共作”2.5万余亩,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9月,在龙集镇政府牵头帮助下,基地还建起了3个宽10米、长170米的大棚,搞起了反季节龙虾养殖。2018年3月,反季节龙虾养殖取得成功,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在当地政府鼎力扶持下,基地已形成了龙虾育苗、养殖、收购、销售、运输一条龙产业链,就连投料也用上了无人机。汤球说,传统的水稻种植早已经向智能化转变,统一开挖塘口、统一技术支持、统一投放虾苗、统一捕捞收购、统一水稻育秧、统一收割收购,直接带动当地多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参与稻虾种养,智慧农业在当地让更多人受益。

生态之笔

勾勒绿水青山新画卷

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泗洪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绿地掘金的好路子。

春走芳草地、夏绕碧莲池、秋赏芦花黄、冬观万鸟飞,这是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一年四季的景象“。游大湿地做深呼吸”让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声名远扬。上世纪90年代,这片水域还被一片养殖网包围。2004年,泗洪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退渔还湿”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曾经的养殖围网区变身成为湿地景区,曾经的养殖户和渔民也换了新身份。

从土生土长的渔民到螃蟹养殖户,再到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30多年来,泗洪洪泽湖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长明可谓实现了多个“身份”的转变。

马长明以前是一个渔民,长期在洪泽湖水域围网养鱼,但过去粗放的养殖方式、盲目的捕捞,导致他的养殖效益日趋减少,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差。就这样,恶性循环让当地渔民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脱节越来越明显。2007年,泗洪县委、县政府开始解放思想,将原来的养殖塘口全部收回,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机制,马长明的80亩塘口首批被收回,成了景区的外围生态保护区,马长明也成了景区一名游艇驾驶员。同事和游客们喜欢称呼他为“船老大”,然而这位网红船老大却并不“安分”。他还利用多年渔民生活经验,把芦苇制作成各种工艺品,在景区里展示,发挥自身所长为景区奉献自己的力量,并成为景区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与马长明有相同经历的景区鸬鹚驯养者王三喜告诉记者,从渔民到上班人的转变,除了有每个月4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外,对湿地生态保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守一汪清水,留一方财富。2017年,泗洪县入选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13个县市入选,江苏仅此一家。2020年,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泗洪县委“五大突破”中现代服务业大突破,填补了宿迁市5A级景区的空白。近年来,泗洪县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直接从业人数3.5万人、间接从业人数10万余人,带动周边居民增收超亿元。

从退捕上岸转产、捕鱼养鱼、再到生态护渔,在变与不变之间,在改革与创新之间,泗洪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基、产业发展为要,大力推进“两山”实践,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用生态之笔勾勒绿水青山新画卷。

创新之笔

续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内涵,这些印记筑成了一座城市独有的悠久文化。

上世纪70年代,上塘镇所在的西南岗因为穷,被称为泗洪县的“西南非洲”,东北部的垫湖村则被称为西南岗的“西伯利亚”。“黄黏土、水不淌,十家九户都缺粮;破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这首曾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当年垫湖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能活下去,从而改变命运,垫湖村毅然决然地率先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俗称的“大包干”,走上了改变命运的艰辛探索之路。实行“大包干”后,在“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政策鼓励下,农民意气风发,干劲冲天,短短几年,家家户户有余粮,有存款。

当年的“分”带来的改革效应,随着时代变迁,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观念固化,加之自然条件制约,上塘镇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落伍。敢为人先的垫湖村人,又从“分”走向“合”,再次向贫穷宣战。2009年,垫湖村在全市率先推行土地集中,小田变大田,全村1.3万亩土地集中流转,全部包给种田大户,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小田”又变回了“大田”,农民成了“职业农民”,收入也更加多元。从2011年起,垫湖村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土地、人口、项目三个集中,将农村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

如今,行走在垫湖村,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位于垫湖村党群服务中心隔壁的宿迁市雅布朗针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有序,她们大多是留守妇女。

“上班就在家门口,老人孩子都方便照顾,现在的生活和城里差不多。”31岁的工人周群说,两年前曾在杭州打工,自从有了孩子后,就回老家了,公司的工作时间灵活,拿到手的工资不比外面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改革创新,不仅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发展的眼光。

在双沟镇后窑村的大红山上,占地4000多亩的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一片壮观景象,放眼望去,这里一片生机盎然。可谁曾想到,10多年前,大红山还是长满杂草的荒山。当地“拓荒者”张勇在荒地上栽植了碧根果,逐渐发展成西南岗片区万亩碧根果基地,带动了当地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不少人靠栽植碧根果脱贫致富奔了小康,碧根果成为他们的“致富果”。

而在临淮镇胜利家园小区,一栋栋白墙黛瓦居民小洋楼朴素大方,整齐有致。曾经的渔民早已经“洗脚”上岸,住上了二层小楼。上岸后的渔民有的走进工厂就业,有的做起了电商。

近年来,泗洪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精心做好强农富民文章,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确保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奋力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新时代赋予泗洪人新的使命,也开启了新的征程。放眼未来、瞄准更高水平,泗洪县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记者 裴凌曼)

标签: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