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30日宿迁讯(通讯员 程鹏 张晋业 记者 薛惠芹)张用宪,宿迁市宿豫区的一位83岁老人,毕生以矢志不渝的护绿情怀书写着无怨无悔的“绿色人生”。
从学校毕业后,张用宪献身林业60载,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和古树结下了情缘;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不顾年岁已高,孤身一人跋山涉水,发掘和研究每一棵有价值的古树名木;利用工作研究之余,自编教材当起了科普宣讲员,无怨无悔将余热奉献给了社会。
矢志不渝六十载 护绿路上初心不改
1964年,张用宪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到了云南省黑白水林业局下属第一林场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张用宪回忆道,当时身处密林区,条件比较艰苦,但那里的自然条件却非常适合他的工作。正是那里,他潜心钻研,在研究苗木培养、提高存活率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以后的40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到云南丽江,再到家乡宿迁,天天都和绿树打交道,他对各类古树名木充满了感情。张用宪说,自己对树可以说是“着了迷”,看到稀有的树木就喜欢研究研究。在退休后,他不顾自己年岁已高,不畏路途艰险,常常带些干粮,孤身一人背着一只水壶和一部相机爬山涉水,甚至是钻入深山老林,发掘和研究每一棵有价值的古树名木。
由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张用宪对各类树种的分布和习性了如指掌,他的《黄河故道漆树引种试验》《元宝枫开发利用成果推广》《绿色情缘》《宿迁市木本植物资源(含古树名本)的研究》等研究课题在业内取得了广泛影响,论文被省级以上专著、杂志和市县史志录用40余篇,科技文库选用10余篇。
翻开张用宪家中的相册集,收藏最多的就是各类树种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饱含一段故事和艰辛。他说,古树中凝结的是一方水土的历史和文化,自己保护的不仅仅是一棵古树,更践行着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一双妙手显神奇 千年老树重焕生机
宿迁市项王故里镇园之宝——项王手植槐,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宿迁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西楚文化的重要象征。作为林业专家的张用宪一直关注着这棵千年老树的生长情况。
1999年,项王手植槐从枝梢到树干有一半枯死,这个外人很难察觉的变化让张用宪立刻警觉了起来。通过连续的观察和细致的研究,他发现枯死的范围逐渐扩大。于是张用宪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项王手植槐“生病了”,亟需“治疗”。
他迅速将项王手植槐需要及时治疗的信息反映给了宿迁市的相关部门,立刻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他主动请战,挑起了给树治病的重担。期间,他行程5000多公里,多次自费到北京和南京找林业专家商讨、修改完善复壮方案10余稿。方案实施中,他坚持每天去现场查看救治情况,亲手换土、施肥、浇水、涂油防腐、喷注复壮素。最终,项王手植槐慢慢长出了新的枝叶,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了更好地保护项王手植槐,张用宪随后用了6年时间培育出6株项王手植槐子树。他还曾救治周恩来故居内树龄逾百年的观音柳,让古树重获新生。
对于每一棵有价值的树,张用宪都倾注了满满的呵护,中山路梧桐树、林果站内白杨、皂河龙王庙行宫古树群、市林果站院内西玛杨、老城区中山路悬铃木、丁嘴镇储嘴村的榔榆……多年来,张用宪救治的古树名木数不胜数,他用全部心血时刻守护着宿迁的“绿色名片”。他常说:“古树名木是宿迁的绿色名片,我们这一代人绝不能让宿迁的古树倒下”。
走了四次“长征路” “双脚”绘出古树地图
古树名木蕴藏着一个区域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见证着环境的变迁,更积淀着生态文化的价值,是活的“绿色文物”。
1998年,从宿迁市林业站退休后的张用宪,并没有悠闲地养花种草、含饴弄孙,而是成为一名护绿志愿者,全身心、自费做起了宿迁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研究。而恰巧宿迁一直没有一本详细介绍当地名树古木的书,张用宪便动起了自己编书的念头。谈到这里,他半开玩笑地说,想着简单,但要真做,怎么做?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当时没有资料记载,而且那些古树又往往生长在偏远地方,没有具体位置怎么找?于是他就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自己骑车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找。
多年来,张用宪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工作,常年迎酷暑、冒严寒,白天调研、拍照、记录,晚上熬夜整理笔记。他先后跑遍了宿迁乡村和大街小巷,只要有古树名木的地方,都有他留下的足迹。他先后耗时3年多时间、骑坏4辆自行车、行程5万多公里、写就7万字、查找4273株古树,最终把宿迁的古树名木整理成册,整理著述了《宿迁市木本植物志》,亲自绘制《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这本书填补了史库空白,在国家绿化委备案,将宿迁每个乡镇的古树名木用国家林业部门规范的标准符号标记。
护绿爱心化春水 无怨无悔奉献社会
自1995年起,张用宪义务担任县级宿迁市关工委科普宣讲员,后任宿豫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市、区老年大学特聘教师,自编教材约30万字。二十五年如一日,无论怎么忙,他都不放弃每一次宣教的机会。如今83岁高龄的张用宪,仍然坚持每次宣讲前精心备课,融入宿迁本地乡情,传播保护环境理念、唤起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绿护绿、保护环境意识,义务开展宣讲800余场,影响青少年超30万人次,将保护绿色的爱心化成春水,孜孜不倦地灌溉着祖国的花朵,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同时,利用“五老宣讲团”这一平台,张用宪带领学员走出课堂,现场实践,让更多人共同关注古树名木,走上古树名木保护的公益之路,他也被大家誉为“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由于事迹突出,张用宪获评“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江苏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并先后荣获中国林学会“劲松奖”、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辅导员、第五届江苏省老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个人先进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一双妙手让腐朽变成神奇,一颗初心让古树永葆生机。一棵古树就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张用宪也用一生的坚守践行着护绿的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然当初选择了干这行,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把林业搞好,保护绿色,就是我们林业人的使命”。张用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