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泗洪:构筑农房改善美丽画卷
2020-05-20 07: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0日宿迁讯(记者 薛惠芹 通讯员 顾佩佩 陈玉)“今年月季花开得不错,有空就浇浇水。”5月19日,泗洪县临淮镇胜利村村民许尔伦和老伴仔细观察着院内花草的长势。他们家住的是该镇渔民安置小区胜利家园,白墙黛瓦,一栋栋居民小洋楼坐落在洪泽湖畔,朴素大方,整齐有致。

许尔伦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依靠农房改善工作,2019年搬迁上岸,告别“水上漂”,住上“暖心房”。

在泗洪,受益于农房改善的百姓多达2.5万户。

农房改善是江苏省对苏北五市采取农村危旧房改造、实行异地搬迁,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全县上下要以高度的‘答卷’意识和必胜的‘决战’心态,抢抓进度奋力推进、围绕目标真抓实干,确保农房改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泗洪县县委书记李爱华说。

敲开四河乡雪二新村毛守抗家的大门,两层小楼,面积155平方,一楼有客厅、餐厅、厨房,二楼有三个卧室,室内家电齐全,宽敞明亮,院内有块小菜地。

“出门就是院子,老人住着很方便。”毛守抗说,小区内便利店、代餐点、医务室等应有尽有,感觉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群众幸福感的提升,源于该县在农房改善中的高标准建设。该县积极发挥国有平台优势,由县城投集团对全县农房项目进行统规代建,采取EPC模式与南通二建、浙江三建、江苏邗建等特级、一级资质建设单位进行合作,推进农房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房屋销售一体化运行,累计融资6.2亿元,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此外,该县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作为农房改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保基本、兜底线、重改善统筹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也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今年57岁的临淮镇胜利村渔民刘培侠,因病致贫,一家住在面积约40平米的瓦房里。该镇通过采取上级帮一点、政府补一点、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措施,让像刘培侠一样的四类人群住房得到改善。“去年,我离开了瓦房,搬进了楼房,不仅面积变大了,环境也更好了。”刘培侠说。

该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坚持产业围绕农房布点,农房融入产业建设,涌现出一批富民项目。

泗洪县曹庙乡瓦庙村东湖家园,因地制宜发展藕虾种养,千亩水面,一片生态美景,打造出美丽的田园乡村,居民还可以到一路之隔的园区打工就业;该县朱湖的新行圩,通过“世外桃源”项目建设,发展经济林果、推进精品农旅等特色产业,每年吸引周边近万名游客前来赏花、摘桃、垂钓、烧烤等;在临淮胜利家园,渔民段成奎等居民靠传统编织地笼等渔具,拓宽致富之路,每天收入百余元;归仁镇仁园新境小区周边有中农联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投资3000万元,共2000亩。采用“市场+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蔬菜基地日常用工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日均工资80至100元。

农房改善中,如何让村民留住乡愁?该县围绕乡村文化特色,聚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梅花镇段庄村有少数民族168户,936人,2010年3月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少数民族聚居村。在农房改善中,该县综合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段庄小区,先后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广场,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墙、民族文化长廊,少数民族文化展览馆,同时结合“五美庭院”建设提升行动,全面净化绿化美化家居环境,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家风乡风文明,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据统计,通过农房搬迁,全县累计复垦新增耕地5.58万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114.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通过实施土地复垦整理、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721.12万元,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拓宽了群众长效增收路径。

“2020年,我们将继续围绕生态、防洪、扶贫和改善四类搬迁推进农房改善工作,计划搬迁8969户,新建农房项目6个,改扩建项目2个。继续推进2018、2019年23个未完全竣工农房项目建设,确保农房改善不断档、可持续、高标准。”泗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徐建成说。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