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脱贫奔小康,宿豫把民情写在大地上
2020-03-29 11:0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宿迁讯 “砰!砰!”挖掘机轰鸣不绝,运输车奔忙运渣土……3月23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双河里社区一处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候胜利、赵书明等社区群众早早来到现场察看工程,看着垃圾中转站工人忙碌身影,脸上的忧愁早已散去。没想到因为一封社情民意信,村里竟然建立起百万垃圾中转站,这让赵书明等群众激动不已。

曹集乡双河里社区垃圾中转站建设中

一封信撬动一个百万垃圾中转站?曹集乡双河里社区位于宿豫城区向东5公里处,近年来,该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后,村里的土地进行了流转,大面积种植了石榴、金银花等经济作物,村民的收入年年增加,村民脱贫信心十足。

“全面小康,我们不仅口袋富,还要环境美,每家每户门前摆放的垃圾桶与环境格格不入,有时候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味道特别大,一到夏天臭气熏人!我们急需要一个垃圾中转站。”去年的12月底,一封社情民意信写进了双河里社区为民协商联系点。

“没有几天村里就给我回复,决定上会讨论。在我们社区专门召开为民协商议事会议,讨论了一个下午,最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建一个垃圾中转站,社区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专报报到乡镇为民协商议事室和党委、政府里,在多方努力下,垃圾中转站开建了。”宿豫区曹集乡乡贤代表李耀龙说。双河里社区有了垃圾回收点,还可以直接转化为有机肥,垃圾最终变废为宝,村民舒心了。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全面达小康不仅要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还得从医疗、教育、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扶持。如何准确地把社情民意打捞上岸?

从去年十月份起,宿豫区政协通过在新庄镇先行试点,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创新实施为民协商“365”工作法,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标脱贫验收标准找短板,搭建三级平台,区级设立为民协商办公室,乡镇(街道)、园区设立为民协商议事室,村居(社区)设立为民协商联系点,着力构建覆盖区乡村三级为民协商网络体系,议事室每年召开为民协商议事活动不少于5次,其中民生类活动不少于3次,联系点每季度开展一次为民协商活动;实施六步协商。按照收集社情民意、确定协商议题、开展协商议政、转化协商成果、跟踪监督问效、实施民主评议六个步骤组织协商活动;坚持议公不议私、议实不议虚、议事不议人等五项原则。

“以前,我们刚搬进集中居住区时候,大家很多陋习没改变,私搭乱建,影响了村容村貌,现在我们按照社区统一标准规划搭建阳光房,既好看又美观!” 53岁的茆顺渠停下手中的活说,“多亏了社区里的为民协商联系点的成员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做工作,征询我们的意见建议,最终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

振友社区为民服务联系点委员们议事

新庄镇振友社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社情民意档案

为此,今年1月,宿豫新庄镇振友社区的为民联系点成员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民意、讨论评议等多个环节,从征集到的118条内容中,凝炼出涵盖移风易俗、家庭美德、文明习惯、诚信守法、环境保护等20条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内容,编写创作了“振7条”,振友社区人情公约应运而生。

宿豫区陆集镇利民村历来有种植芦蒿传统,芦蒿是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软黄金”。但由于交通闭塞,芦蒿是长在深宫无人识,每年芦蒿上市时,村民靠农用三轮车倒运,反复折腾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芦蒿品相也不好看,到市场后也卖不上好价钱。为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去年,镇、村两级为民协商议事室、联系点成员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共商脱贫妙计。

有村民反映要修路,连接省道,让芦蒿走出田间,走向江浙沪市场。为此,区里专门为该村修全长3.5公里,宽10米的利民河路,入口连接325省道,这让村民乐开了花。利民村党支部书记闫斯平望着青翠欲滴的芦蒿说道:“4月底,路修好全部贯通,今年2300亩的芦蒿销售在望,给党捎句话,今年全村全面脱贫没问题!”

农村小事连着大民生!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宿豫区全区14个为民协商议事室、119个为民协商联系点设立以来,共协商解决各类民生实事600余件,他们反映民意不厌其烦地倾听着老百姓们的心声,广集民智找准脱贫办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民情写在大地上!(钱进 王菁 董鹏)

标签:中转站;社区垃圾;为民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