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高媛媛) 3月20日上午,全市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建立健全公共空间资源“收、用、治、管”长效机制,推动空间治理往深里走、往实里干、往细里管,确保2020年80%的行政村通过空间治理验收。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希冀,呼唤乡村公共空间的有效治理。《通知》指出,要坚持应收尽收,做深资源治理文章,切实把各类集体土地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归集体,实现2020年全市新收回集体资源不低于10万亩。
具体来看,《通知》要求深化土地资源治理,对空间治理成果“回头看”,开展集体土地再排查,对四类地块明晰边界,明确权属,收归集体;深化村庄内部治理,突出村内路旁、水旁、宅旁、自留地四个重点,划清边界,明确权属,农户所属空间之外的资源全部收回;深化乡镇镇区治理,把背街土地的清理整顿作为重点,对镇区范围内的所有违章建筑、违规建设,依法处置、清理到位,严格管理。
公共空间腾出来、用起来,助力村子富起来。《通知》明确,要坚持应用尽用,做精集体增收文章,围绕用得好、用得实,多措并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资源整合力度、经营管理力度,深入推进资源增值、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实现2020年年底发包和利用土地超过40万亩,资产利用新增20万平方米,力争收回资源资产利用率达到90%,全市涉农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10%。
公共空间治理与环境卫生整治相结合,让村庄美丽又宜居。《通知》要求,要坚持应治尽治,做实环境改善文章,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公共配套、提升村庄风貌,把空间治理作为环境提升的重要路径,做到“空间治理到哪,环境整治到哪”,实现2020年各县(区)村部所在地村庄100%达到“五改善”,空间治理示范村占比达30%以上,分别建成交通“绿色廊道”10个、水利“生态河道”10条。
环境美,农村富。农民生活好起来,农民自觉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将逐步增强。《通知》指出,要应管尽管,做细空间管理文章,建立健全规划约束制度、司法联动制度、空间精细治理制度、资源规范利用制度、空间管护制度、空间收益合理使用制度, 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放大空间资源“共有共治共建共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