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晓店镇非遗印迹探寻”|宋友国:以糖为墨勺为笔
2019-10-09 14:25: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糖画,以前称为糖人,晶莹剔透,香甜可口,是很多人儿时甜蜜的回忆。以糖作墨勺为笔,于石板之上,眨眼间倾洒出惟妙惟肖的图案,魔术般的神奇与舌尖上的美味让成群的孩子为之欢呼雀跃。今年47岁的宋友国是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人,他制作糖画已有20多年了。

  过去,糖画艺人常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汤料和工具,或在大街小巷,或走村串户,制作叫卖。特别是逢年过节时,生意更火。汤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制作。“金鱼、灯笼、猴子、龙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案。今年是猪年,最惹孩子喜爱的是小猪佩奇,你看,这一会儿时间我已经做了几个了。”在晓店镇湖滨居委会非遗展示厅里,宋友国一边做糖画一边告诉记者。

  制作糖画的工具很简单,一个火炉,炉上有着一口装糖稀的锅,外加一块洁白光滑的白玉石作为画糖人的画板。艺人用勺子舀出汤料于画板上作画,凝固后用铲子铲起。民间有说法形容画糖人的诀窍:“以勺作笔,以糖当墨,凝神静气,运腕走勺。用抖、提、顿、放等手法,忽快忽慢,飞丝走线;忽高忽低,粗细有致;一放一收,圆转流畅;一顿一抖,悄然成趣。

  汤料是用红糖和白糖加上一些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而成,熬到能够牵丝的时候就可以制作了。熬糖是头道工序也是要有技术含量的,首先水和糖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多了不粘稠做出来的成品容易融化,其次火候要掌握到位,火大了会烧焦,火小会不着色。刚开始学习熬糖的时候,宋友国做坏了一锅又一锅,经过多次失败终于能调制出来了。

  “做糖画有许多窍门,比如,画人物形象,若是侧面,便以线塑造;若是正面,则用汤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宋友国说,“手上功夫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画时,汤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开的,一旦冷却后糖随即凝固,所以要眼明手快,制作糖画必须一气呵成。”

  宋友国1995年接触糖画,后来一直自己钻研,小有成果,2010年跟老艺人正式系统学习糖画制作。宋友国说,2010年春节,他带家人到市湖滨新区景点游玩,看见一位老人在做糖人,老人娴熟地在大理石上画着孔雀,在冷却后晶莹剔透,惟妙惟肖。就是这样充满儿时童趣的糖画深受宋友国的喜爱,老人又在大理石板上浇铸出各类小动物的造型,让宋友国一家停下了脚步。回家后,宋友国决定不再外出打工,要跟老人系统学习糖画。“制作糖画看似简单,其实也难。”宋友国说,制作糖画包括熬糖、浇画等步骤,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完美的糖画。

  “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跟着师傅学习糖画制作还是比较吃力的,我把师傅做的糖画用手机录下来了,回家坚持每天学一个花样,在纸上练熟之后,才能动勺操作。”宋友国说。

  “在过去经常能在大街上看到很多传统技艺的美食,而现在想见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就像糖画这门传统手艺,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在宋友国的眼里,糖画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尤其在传统佳节能用传统手艺增添一些节日气氛,让大家尝尝甜头,热热闹闹,这样自己更开心。

  糖画作为非遗项目,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了。宋友国说,他愿意坚守着这份爱好,不仅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还要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学做糖画,希望这门艺术能被传承下去。(宿迁网记者 吴慧林)

标签:
责编:芦艳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