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逐渐远去的小年习俗 宿迁老人回忆腊月二十三如何祭灶
2019-01-29 09:31: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宿迁网讯(记者 孙军贤)转眼间,春节的脚步逐渐近了。“过了腊八过小年,小年几天便新年”,节日的序曲也在脍炙人口的小年趣话中拉开了序幕。1月2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要上天,留下六七日,人间过小年”。由于城里人大多使用天然气,即便是乡村,也很少还有人家使用地锅土灶台。因此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的习俗,逐渐远去被人们淡忘。1月28日,记者走访几位老人。请他们讲述当年送灶神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年味儿。

  97岁程珍:小年祭灶烧香要吃糖饼  

  “吃灶糖,讨吉祥。”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民间有祭祖、祭灶的习俗,提前一周进入过年氛围。提到民间祭灶的事情,家住宿豫区中通名仕家园小区的程珍老人顿时打开话匣子,丝毫看不出老人今年已经97岁了。

  “小时候最希望过年,只有到了腊月二十三,才正式进入过年倒计时。大人对我们说,每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每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我记得,以前祭灶时大人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同时点燃蜡烛,燃上清香。此外还用稻草编成马尾巴,象征着灶王升天的坐骑。”

  程珍老人还提到,宿迁人过小年要吃饼,而且是甜的。“以前日子穷,过年时家家割块猪肉,争着要肥的,肥肉可以熬油,瘦的炸成肉丸。那时过年还要称两斤白糖,腊月二十三烙饼时放些白糖,做成糖饼。”祭灶时,还会把糖饼掰开,将糖馅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85岁孙武文:以前有人上门送灶神像  

  家住宿豫区新新家园小区的孙武文,今年85岁。当日他特意赶到顺河农贸市场,准备购买灶神像。遗憾的是转了一圈也没有买到,最后只买到了大饼。

  “以前老家没拆迁,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活了。鱼塘水被抽干,家家分几条鱼;谁家杀了头猪,家家提二斤肉。就连鞭炮对联,也有人送上门。那时还有人上门送财神像与灶神像,现在想买也买不到了。”孙武文遗憾地说。

  “还是我们小时候年味浓,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们忙着备年货,将屋内物品搬出来进行大扫除,再贴上新年画;推磨烙煎饼,还要做一筐豆腐……”孙武文回忆,那时看着大人忙个不停,他们整天乱跑,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78岁孙宏仁:书写春联贴在土灶台上  

  家住宿豫区顺河街道卓圩居委会的孙宏仁,现今与老伴生活在乡村。儿女都在城里生活,早就要接他们进城,可老人执意不肯,认为在乡村生活很惬意,更舒心。儿女们为老人购买了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等电器,而老人也很少使用,每天依旧用土灶做饭。

  “每年腊月二十三,我家都有简易的祭灶习俗,那就是在土灶贴上我写的春联,贴上邻居画的灶神像。”昨日下午,记者在孙宏仁家中看到,老人正在将自己书写的“上天言美事下界保平安”的春联贴在自己土灶台上,对子中间则贴着灶神像,以祈求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在孙宏仁的记忆里,小年这天祭灶后,要将灶神像移至堂屋,再将原来的灶神像与稻草编的马尾巴一块焚烧,连同麦麸抛向空中,同时嘴里默念:“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请您上天多说好话……”

  孙宏仁记得,小时候从小年夜开始,有人会挨户敲木梆边敲边喊:“小伙计,照应门户,水缸挑满了,锅门打扫利落……”每晚都喊,一直喊到大年夜。“这是更夫提醒人们年关将至,要特别注意防盗、防火。”

  68岁刘斌:祭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家住市区兴鸿一品小区的刘斌,是一名退休教师,喜欢收集老物件,热衷研究传统民俗。他介绍,灶王爷上天专门报告人间善恶,一旦被告有罪,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那时大户人家会设灶王龛,大都放在灶房的背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普通人家,也有将灶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刘斌说,有的灶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个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的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刘斌提到,各地民间辞灶习俗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燃香、供果菜、酒食,还有纸钱或元宝等,首先把供果和酒菜摆在上,在灶神上天之前要请他吃上一顿,供奉好以后,把香点上再把灶君的画像从墙上请下来,与事先准备好的纸钱一起,拿到院外烧了,同时燃放鞭炮。意思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快快走,再等他回宫降吉祥。

  刘斌告诉记者,宿迁张、王、李、赵、吴等大姓人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一般姓氏人家在二十四。祭灶习俗除了贴春联,还有的贴门神与窗花。此外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随着土灶地锅的消失,祭灶习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链接:  

  小年的由来 

  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意为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

  灶神全称“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北方称他为“灶王爷”。灶神的起源可追溯到夏朝,到了商朝就已经被人们普遍供奉了。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为他掌管人间的饮食外,还是玉皇大帝安插在人间的眼线。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神捧“善罐”、一神捧“恶罐”,随时将每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腊月二十三上天述职时集中向玉皇大帝报告。因此,腊月二十三,很多地方有祭灶的年俗,有些地方则在腊月二十四进行,但不管哪天,都要给灶王爷供献糖果,就是希望灶神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好让玉帝多多奖励主人家。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时间不同? 

  通常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而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至于为什么时间不一致,最常见的解释是“官三民四船家五”这类的说法。相传大约在宋朝时,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过腊月二十四的习俗历史要更悠久一些。

  到清雍正时,本来皇帝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祭神,为节省开支,就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就有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