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宿迁新胜村,最后的城中老村庄
2018-11-12 09:46: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宿迁网讯 (记者 徐其崇 实习生 吴慧敏)宿迁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老城区那些老村庄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市区八一路南侧,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巷道口的上方,赫然写着新胜村字样,也许是老城区仅剩的为数不多的村庄名称了。当城中老村庄成了棚户区,改造计划便提到议事日程,不久的将来,这个最后的城中老村庄将不复存在。老城区即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人们不会忘记老城区曾经的老村庄的故事。

  旧时村庄 歌谣传唱

  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社区地处老城区,是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之一。据社区干部王家权介绍,矿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斗转星移间,很多老村庄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很多故事却一直在流传着。

  据介绍,矿山社区在民国时期被设为城厢市釜山乡,后并入项里乡。1930年,属宿迁县的一个区,1956年7月成立幸福一社。1958年建立矿山大队,分为11个生产队,最南端至幸福南路的原寿圣禅林。1981年1月,第10、11生产队划出,分别建立城北居委会、城东居委会。

  居住在老城区的老年人不会忘记,老城区曾有远近闻名的村落,名叫“连六庄”,这些村庄的名字分别为杨庄、冷庄、兵马庄、棉花庄、蒲包庄、新胜庄。解放前,“连六庄”土地荒芜,村庄萧条,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当时流传一些歌谣:“连六庄,不像样,拾草剜菜一大趟;一根扁担两只筐,红薯稀饭干菜汤。连六庄,真荒凉,红薯煎饼卷菜帮,丢下扁担摸架筐,有女不嫁连六庄。”这是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民心思治,居民们的精神面貌、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民谣:“今日连六庄,面貌大变样,小孩穿新衣,都把学来上,大家住新房,引来金凤凰……”

  老庄故事 流传千年

  记者了解到,历史上,以现在矿山社区为中心的几个村庄大都不复存在了,目前还能看到的也只有新胜村这个门牌。说起过去城里这些村庄名称,居民们说个个都有来历。

  蒲包庄,是先人们为了生计从事草编手艺,过去这里是编织蒲包的“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编织袋的出现取代了蒲包。蒲包庄、棉花庄这些村庄名象征着村庄的产业,当年伴着老城区的开发,后来渐渐地消失,成为远去的记忆。

  兵马庄,传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时期,高丽国酋长盖苏文率部入侵中原。当时唐军处于劣势,盖苏文非常猖狂,率部步步紧逼。不久,盖苏文率部盘踞在今天的泗阳穿城一带。他经常出兵到宿迁马陵山麓附近抢劫掳掠,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唐军中著名将领薛仁贵奉命来宿御敌,千军万马在锅矿山东侧安营扎寨入庄驻兵,在百米之外烧火做饭。

  数日后,盖苏文部再次侵入县境,薛仁贵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锅矿山的军士奋勇杀敌,把敌酋杀得狼狈逃窜。捷报传到朝廷,唐王朝给薛仁贵加官进爵。从那时起,驻兵的地方叫兵马庄。薛仁贵部做饭的地方叫冷饭台,位于现在矿山社区,这个地名世代相传至今。

  皇帝品茶 几近神话

  尚茶棚这个地方,位于老城区北圩门通往长河沿渡口的大路旁,处于锅矿山的南端,以前路边有个尚茶棚子,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路边茶摊子。后来因为城里极乐庵里老和尚在这儿盖了一处庙堂,来往客人就逐渐增多了。相传在清朝的时候,有一年的春末,从南方来了一位游僧,住在庙堂内,这僧人衣服破烂,满脸油灰,还流着鼻涕。他每天早晨踏着露水早早就起身出去散步,不漱口,也不洗脸。他每次回来,嘴里总是含着满满的绿叶子,天天如此。回到屋里就把绿叶子吐出来晾起来。有一天,这和尚要走了,他对庙里的老和尚说:“长老,我这次到此地来,打扰你这么长时间,给您带来不少麻烦,我就要走了,也没什么东西给你,这一小包茶叶你就收下吧!”老和尚拿过纸包拆开一看,原来是和尚平时晾起来的绿叶子,他就随意地放在了桌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乾隆下江南私访路过宿迁,在这庙里歇脚。老和尚不了解乾隆的身份,到了晚上,乾隆问老和尚:“长老,你这儿有什么可泡茶喝的?”老和尚平时不爱喝茶,所以没有茶叶。但他一想:那位和尚不是留下一包茶叶吗?于是便送上。乾隆把茶叶倒进茶杯里泡着,顿时屋内香气扑鼻。乾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真是清香可口,他忙叫来老和尚,问明此茶的来历。第二天,乾隆来到庙前的茶棚,又想到昨晚喝的香茶,更觉得回味无穷,就写下了“尚茶棚”三个字以作馈赠。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和尚原来是济公。

  抗战年代 几多悲壮

  据史料记载:1938年5月19日,18架日军飞机狂炸宿迁县城,毁民房千余间,大火3日未熄。21日晨,敌炮兵集中火力向宿城猛击,飞机狂轰滥炸,骑兵、步兵、坦克出动,分兵4路直逼宿城。同年农历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日军第二次屠城,放火烧毁民房6000余间,全城同胞被杀害很多,非常惨烈。之后,日军屠杀的手段残忍,范围更广,敌人为防止居民夜间逃离城区,城内城外全部戒严,城门圩门增加岗哨。日军故意放纵其士兵胡作非为,发泄兽性,分成许多小分队,从大街杀到小巷,强盗以胜利者的姿态,用奸污、杀人取乐,见男性公民非抓即杀,对女性公民先奸污再杀害。城南一个4岁的幼女,城东南一位80多岁的老太都未能幸免,中年妇女遭遇更惨,不忍追忆。

  日军屠城的第3天,又在矿山进行了烧杀。范围大致包括现在幸福北路以东至运河边,南自马陵路,北抵宿迁闸,包括农药厂、化肥厂、水泥厂、电厂、江苏玻璃厂以西一大片。当时那里都是农村,百姓种植粮食。下午两点多,一队日本兵端着带刺刀的枪,挑着太阳旗来到这一带村庄纵火。理由是“影响城防皇军的视线”。草堆、房子被烧了,躲藏起来的农民出来救火,日本兵见村子里有人即枪击或追杀,还把受伤的抛入火海活活烧死。

  不忘过去 更爱家乡

  日军侵略期间,新胜庄陆先甫全家3代6口人,抱成一团不向敌人低头,以死相拼,结果都死在火海里。新胜庄60多岁的农民李其林,在家里看门,看日军放火烧房子就出来救火,被日军刺伤后又被挑到火海里烧死。蒲包庄的李永和、董建生,见到日军来庄子里放火,拼命向运河东四草坝方向奔跑,希望泅渡运河求生,被追赶的日本兵击中死在河边。兵马庄的徐步兰、戴荣昌躲在山芋窖里,不了解庄子里的情况,探身出来看火势时被日本兵发现遭枪击。

  人们不会忘记,老城区在那场浩劫中,房屋被烧亲人被杀,国难加家仇,激起爱国精英的无比仇恨,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赤手空拳与侵略者拼搏。居民董长友临危不惧,与日军抱起来摔打,腰部腿部都受伤,滚到庄外大沟里,晕死过去醒过来,又与鬼子拼命。居民张绪安与日军拼,敌人的大刀从上劈下来,他用双手捂头,被砍掉了手指。

  几多兴衰,几多悲壮。当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那些老村庄所经历过的苦难、惨烈的历史让人们揪心,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了日本侵略军的机枪刺刀下,倒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那段历史使人们认清日本侵略军的兽性本质,也让人们更爱自己的家乡。如今开展棚户区改造,最后一个城中老村庄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有理由相信,只有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居民们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