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感动宿迁人物”王开华:乐当乡村文化守“根”人
2018-10-25 16:52: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听说王爷爷又买来了一批新书,一起走借两本看看吧。”10月13日早上,沭阳县胡集镇胡集村的周雨轩,约上其他几个小朋友,开心地向王开华老人家跑去。今年14岁的周雨轩,因为借书还书,3年多来,已成为王开华家的“常客”。

  今年65岁的王开华,是土生土长的胡集人,也是当地人公认的文化“明星”。2013年秋,他和妻子到南京旅游,看到那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学习、娱乐的场所,老俩口这时就想搞一个类似的地方。2014年,王开华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把位于胡集镇205国道旁的自家房屋改建为农家书屋,向当地留守儿童敞开大门,用扑鼻的“书香”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深秋时节,笔者来到位于沭阳县胡集镇镇区公路旁的王开华家,也就是由他创办的开华文化大院。从外面看他家的楼房似乎很普通,和周围的民居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家门口却挂着“江苏省少年书画辅导示范基地”“全市书香社区”“沭阳县胡集镇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站”等许多牌匾。

  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文学、历史、地理、故事等各类书籍,六七个小孩和一些村民正在书桌前,有的认真看书,有的做着笔记。头发花白的王开华,正忙着烧开水,招呼大家喝水。

  “建立文化大院的初衷,只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王开华告诉笔者,慢慢地,除了学生,许多村民也来到他家里。有的借故事书看,有的借小说,有的还向他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书,他家成了最受村民喜爱的地方。开华文化大院创办后,很快便声名鹊起,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王开华指着一排排藏书说,刚开始创办文化大院的时候,图书很少,只有200多册。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图书室的藏书逐渐增多,目前已有6000多册。这些书籍有教育部门捐书,有志愿者赠书,更多的是自己购书。翻开桌上的图书借阅登记本,笔者看到上面的借阅记录满满当当,都是村民们的借阅和送还图书的日期。

  王开华说,能成功创办文化大院,这要感谢妻子和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支持他,前前后后投入几十万元,我们的房子在镇上商业区,有1600平方米,如果出租的话,每年租金就不止20万元。我们还买了两台空调,每天的电费、水费都不少。”王开华的老伴姚文美说,经过王开华的开导,后来自己慢慢接受了他的做法,“既然是为了下一代,而且已经做到现在这样,就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说起王开华创办文化大院的事,他的儿子王晓超说:“只要老人家高兴,我就一定鼎力支持下去!”自从得知父亲要办文化大院后,王晓超每年为他提供20000元资金作为订阅报刊的经费。

  在王开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家的二楼和三楼。

  在民俗馆前,王开华意味深长地说:“沭阳地处苏北平原,千百年形成的农耕文化特别深厚,但随着沭阳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农耕农具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觉得要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于是民俗馆应运而生。

  记者在馆内看到,里面收藏了王开华夫妻近年来从沭阳农村收集来的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共200余种。王开华说:“之所以办这么个民俗馆,就是要让家乡的孩子们了解前人生活生产的情况。”

  在大院里,笔者还看到僮子戏传承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并设有专门练习书法和观看地方戏曲的房间。王开华说:“隔三差五就有人过来玩,我前两天还在阳台上搭了个戏台,现在他们可以到我这来唱唱戏、练练字。”

  在办好文化大院的同时,王开华还特别关注困难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他省吃俭用,加上儿子给的生活费,每月为农村贫困青少年捐款1800元。近两千元的资助费在农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仅有一点退休工资的王开华老人来说,这些费用是他节衣缩食的结果。

  “去年我考上了沭阳中学免费生。王爷爷每月资助我150元助学金,直到我高中毕业,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考上大学,回报社会。”贫困生徐珊珊说。像徐珊珊一样受王开华资助的共有12位贫困生。

  如今在胡集,王开华创办的文化大院,已经成了当地人家门口的“文化粮仓”。每逢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都有留守儿童来这里学习国学、书画。来此学习的孩子们使用的课本和纸笔,都是王开华和妻子乘坐公交车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来的。虽然每次购书都很辛苦,可他们却说:“虽然累点,但是看到孩子们拿到书本时的笑脸,我们苦点累点也高兴”。

  据不完全统计,开华文化大院开办至今,已免费接待留守儿童5000余人次,为千余老人提供休闲服务。去年,“中国家风美丽中国”全国“最美家庭”故事会在京举行,表彰一批全国“最美家庭”,王开华家是其中之一。当笔者问及创办文化大院的感受,王开华却说:“每天看到乡亲们和孩子们来看书,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叶春艳)

标签:文化大院;沭阳县;集镇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