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打造新型“阳光信贷” 增强农村信贷供给能力
专访宿迁市泗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巩大兵
2018-10-25 10: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25日宿迁讯 泗洪农商银行是全省较早启动“阳光信贷”工程的农商行之一。截至目前,该行共建立农村农户信息档案15.49万户,农村农户建档面已达96.57%,预计年末农村农户建档面达100%;农村支行授信户数为15.09万户,金额100.47亿元,授信面达到了94.08%。

  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在泗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巩大兵看来,“通过近十年的试点、探索、实践、完善,泗洪的‘阳光信贷‘已建立起较为全面的人员、制度、科技支撑体系,并得以不断提质升级,有力缓解了农村信贷服务供需矛盾,也为县域乡村振兴注入资金’血液‘”。

泗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巩大兵到企业调研了解金融需求情况

泗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巩大兵到企业进行回访调研

  走访服务“标准化”,提升农户建档授信面

  积极打造“阳光信贷”工程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完善《阳光信贷标准化操作规程》,形成“固化”动作,定期开展“逐村连片、阳光信贷”集中授信活动、提质升级“阳光信贷”专项活动等,规范走访、授信、建档流程,逐步提高农户的建档面和授信面。

泗洪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村头开展阳光授信工作

  一是全面采集农户基础信息。主动加强与当地派出所、财政、民政所等单位的协调,获取农户姓名、住址、家庭成员等基础信息,统一导入阳光信贷管理系统。二是客观建立被问卷人才库。选择能“实事求是、秉公办事、熟悉本村民情、对银行负责”的地方知情人作为被问卷对象,并建立专门人才库。三是“背靠背”开展问卷调查。从人才库中抽取人员组成小组进行“背靠背”问卷,问卷实行负面清单制,剔除不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游手好闲、欠债较多信用观念差等暂不符合授信条件的农户,初步确定农户家庭拟授信额度。四是调研评议确定授信结果。对需要上门调查的客户逐户上门调查、外部评议小组评议程序后,确定最终授信结果,公示结束后导入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予以锁定,严禁基层支行人员随意更改。

  业务管理“流程化”,提升阳光信贷服务效率

  遵循审贷分离制和岗位责任制要求,以信贷管理大、小“三台”架构搭建为重点,调整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大三台”主要是按照部门性质分为前台营销部门、中台管理部门、后台风险处置监控部门;“小三台”主要是按照业务岗位划分为授信岗、用信岗和贷后管理岗,其中授信环节实行“营销、调查、审批”三岗制衡,用信环节实行“放贷、审批、记账”三岗制衡。

  在具体机构设置上,成立专职授信中心,其中在农村地区根据片区特点,分设了四大三农金融服务部,负责组织辖内支行开展阳光信贷集中授信、阳光信贷季年检以及三农服务部内授信工作;支行专职进行营销、管理,取消授信审批权限,集中由三农金融服务部组织进行授信审查、审批,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能分工,优化了业务操作流程,提升了信贷服务效率。

泗洪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当地蟹农宣传贷款产品

  在流程运行支撑上,开发上线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阳光信贷模块,涵盖了评分、规则以及策略,覆盖了营销、调查、审批、贷后管理等风险决策点,是贯穿于“阳光信贷”全流程的技术配套支撑平台。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支撑下的操作模式与传统管理下的操作模式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客户通过移动终端、电脑等渠道进行贷款申请,信贷风险管理系统随机分配,杜绝传统人工因素干扰;二是从客户申请、系统自动分配、授信调查、授信审批到授信完成各个节点,客户随时查看进度和耗时,与银行实现无缝对接;三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整合了阳光信贷、综合核心业务、联网身份核查、人行征信、信贷V7等系统数据,实现了资源共享,大量的非现场数据为客户授信提供了数据参考;四是授信模型有经营类、工薪类、个私简化类、农户标准类等各种模型,不同客户类型均有对应的授信资料采集模板,输入信息即可产生授信额度;五是贷款发放后,通过“事前预警防范、事中催收处置、事后督查问责”的全流程风险管控功能,系统自动推送管理信息至贷款管户人,提醒工作人员开展回访、催收、逾期上报、查询统计等工作。

  授信检验“常态化”,提升信贷客户信息时效性

  “阳光信贷”并非通过一次性集中授信就能一劳永逸的,关键是要加强后续维护,实施长效管理。对此,该行结合本单位授信客户的特点和风险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季(年)检实施方案》,对客户授信实行动态化管理。按季度对城区次季度到期的所有存量、农村所有次季度到期的10万元以上贷款进行授信检验,按年对农村授信额度10万元以下及授信额度10万元以上一年内未用信授信农户实行全面年检,借助阳光信贷年检系统,实行无纸化操作。

泗洪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今年以来,该行结合全县精准扶贫和 “三进三帮”(即“走进乡村,了解资源状况,帮助镇村理清发展思路;走进农户,了解收入状况,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走进田头,了解生产状况,帮助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基础数据,通过季(年)检等形式,进一步核实数据准确性,完善档案信息。2018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一次年检,期间检验授信客户12.6万户、68.07亿元;共开展三轮季检,共检验14176户、42.12亿元。

  贷后管户“责任化”,提升阳光信贷可持续性

  不少农商行曾经存在“重放轻管的现象”,但是新型“阳光信贷”以及“三台”架构的要求,必须坚持“放”、“管”并重,才能推动“阳光信贷”的可持续性。贷后管理是监测、预警、处置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明确每一笔贷款发放后的管理责任,才能避免贷款“一放了之”。

  该行从管户机制、跟进措施、科技支持上下功夫,提升贷后管理水平:一是上线贷后管理系统,贷后管理系统每天自动将贷后回访、催收任务推送至每位管护经理;二是创新推行信贷辅导员机制,由信贷管理部安排6名信贷辅导员对四大片区实行包片辅导,指导支行规范信贷管理、开展贷后管护和逾期催收工作;三是推行信贷工作月度例会制度,按月总结贷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客户经理、授信经理、中台进行培训;四是扩大风险数据监测范围,与不动产管理部门合作创建房产查询便民服务系统,通过不动产管理平台数据预警抵押物查封风险;对接工商税务等各类信息数据,要求客户营销、授信调查、中台用信、贷后回访、授信季年检必须通过客户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查询工商数据、法律信息等,层层把关风险。

  此外,破除贷款责任“终身制”,推行“尽职免责”管理,实行贷款责任认定机制,于次月对当月新形成的逾期贷款进行责任认定,对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风险点进行细化,赋予相应的风险权重和违规积分值,梳理出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点,只要工作人员按规定流程操作并做到尽职留痕,即使贷款因客观原因出现风险也不追究经办人员责任;反之,如果违章操作或未能充分尽职,即使贷款如期收回也要在过程中追究责任。这样既能提升客户经理服务积极性,又能防范员工行为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举措,三年多来“三台”贷款累计形成不良8267.33万元,不良率仅为0.85%。(通讯员 岳崇旭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明泽)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